故事传记|皖赣铁路的前世今生

_原题为 皖赣铁路的前世今生
童达清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151期)
故事传记|皖赣铁路的前世今生
文章图片

【故事传记|皖赣铁路的前世今生】导读关键词:
皖南铁路 芜屯铁路 宁湘铁路 芜乍铁路 江南铁路 京粤铁路 京衢铁路 京赣铁路 皖赣铁路
皖赣铁路自其动议修建到完全建成投入运营 , 经过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漫长时光 , 其间经历了无数的艰难曲折 , 从某种意义上说 , 一部皖赣铁路建筑史 , 就是一部近代中国的发展史 , 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中国经济缓慢发展的艰难历程 。
1、艰难的启航
清朝末年 , 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洋务运动 , 各省纷纷修建铁路 , 以图富民强国 。 而外国资本也乘机而入 , 意图通过控制中国铁路并进而掌控中国的经济命脉 。 因此 , 各地纷纷开展了保路运动 。
安徽省亦早有修建铁路之议 。 光绪二十五年(1899) , 王之春任安徽巡抚时 , 皖人就拟修建芜屯铁路 , 但王之春主张以路权为担保 , 向法国人贷款 , 遭到皖人的强烈反对 , 此议遂不了了之 。
光绪三十一年(1905)初 , 皖籍官员吕佩芬、郑恭、蒋家骏等在京倡议保全安徽路权 , 皖籍留日学生程家柽也从日本发回《为全皖铁路敬告父老书》 , 呼吁力保安徽铁路路权 。 七月二十八日 , 安徽巡抚诚勋与两江总督周馥正式向清廷奏请筹款筑路 , 八月 , 商部(后改农工商部)颁发安徽全省铁路关防 。 九月十五日 , 呈报拟建铁路路线 , 当时拟先建芜湖至宣城再到广德的皖南铁路 , 约三百余里 , 招募股银四百万两 。 为此 , 在京皖人经共同商议 , 决定成立“商办安徽全省铁路有限公司” , 推举李经方为安徽铁路督办 。
公司于十一月一日在芜湖正式宣告成立 , 并发布《安徽全省铁路招股章程》十条 。 当年公司即筹款110余万元 , 聘请挪威、日本工程师进行铁路设计 , 次年即动工建设 。 然由于主管者频繁更迭(李经芳—李经羲—周学熙—周学铭—洪恩亮) , 管理不善 , 工程进展极其缓慢 , 到宣统三年(1911) , 仅筑成芜湖至湾沚路基十余里 , 铁轨也仅铺数里 , 而所筹资金被消耗殆尽 , 购物货款无力偿还 , 筑路计划被迫中止 。
故事传记|皖赣铁路的前世今生
文章图片

恰好此前清政府决定修筑从江苏江宁至湖南萍乡的宁湘铁路 , 其路线与皖南铁路基本重合 , 因此皖南铁路并入宁湘铁路计划 。 民国成立后 , 皖督柏文蔚聘请歙人许承尧为安徽铁路总办 , 筹划芜(湖)屯(溪)铁路的修筑 , 但不久柏文蔚因“二次革命”下野 , 吴承尧也被迫离职 , 芜屯铁路自然胎死腹中 。 民国二年(1913) , 北洋政府交通部与安徽铁路公司达成协议 , 由交通部负责偿还股债各款 , 公司将已筑成路基等完全让与中央政府 。
同年十月二十日 , 宁湘铁路局在南京成立 , 向英国借款800万英镑 , 聘请英国人格鲁为总工程师 , 实际上宁湘铁路已沦入英国人之手 。 民国五年(1916) , 欧战爆发 , 英国无款可借 , 宁湘铁路自然也随即下马 。
其后国民政府与安徽地方政府虽曾一再动议继续修建该路 , 但终因经费不足 , 未能兴工 。 (参见程士范《建筑皖南铁路之计画》 , 《津浦之声》1928年第6期 。 王恒升《京粤铁路线地质矿产报告》 , 《地质汇报》第十四号 , 1930年)
2、江南铁路的修建与运营
1932年 , 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委员长张人杰(静江)提议修建从芜湖至浙江乍浦的芜乍铁路 , 以完成孙中山先生当年把乍浦港建设成为东方大港的心愿 。 是年7月30日 , 张静江、杜月笙、张啸林等三十余人在浙江莫干山菜根香旅馆召开发起人大会 , 开始具体筹备工作 , 李煜瀛(石曾)在北平也积极响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