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绿色氢能之争 中欧竞跑谁能突围?( 五 )


张润表示:“考虑到中国对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的高度依赖 , 氢能技术应用的关键价值在于确保能源安全 , 这才是中国能源发展的重中之重 。”她补充说 ,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也鼓励高效制氢、运氢及储氢技术的开发应用 。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氢能生产国 , 年产量达2200万吨 , 相当于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但是 , 美国清洁技术集团(Cleantech Group)的一份报告显示 , 中国大部分氢能来自煤制氢 , 并且有近千台煤气化炉正在运行 , 其耗煤量占中国煤炭消费总量的5% 。
重点关注燃料电池
中国氢能政策的重点之一是促进燃料电池的发展 , 例如 , 通过燃料电池将氢能转化为电能 , 用于为汽车、公共汽车提供动力 , 以及供暖 。中国是这个领域公认的先行者 , 并制定了明确的目标 , 即到2020年和2030年 , 燃料电池汽车的规模分别达到5000辆和100万辆 。欧洲氢能协会的查齐马克基斯说:“中国一直在大力推动氢能在移动出行领域的发展” 。能源和商品信息服务公司普氏能源资讯(S&P Global Platts)则表示:“中国可能在燃料电池车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 但到目前为止在氢能方面还相对落后 , 但是现在中国正在努力追赶 。”
但是 , 普氏能源资讯数据显示 , 中国还没有对绿色氢燃料电池这一领域给予特别的关注 。目前中国只有3%的氢能来自可再生资源 。“中国需要在制氢、运氢和储氢以及燃料电池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 。只有这样 , 中国才能不仅实现赶超 , 还能成为全球氢经济的领导者 。”澎湃新闻|绿色氢能之争 中欧竞跑谁能突围?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Alamy
在中国 , 相比于绿色氢能 , 煤制氢的价格非常便宜 。美国清洁技术集团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煤制氢的生产成本仍是水电解制氢成本的三分之一 。这一成本差距给中国提出了一个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 那就是能否大幅降低电解槽项目成本 , 以确保煤制氢向电解制氢的转型 。”
净零排放承诺?
中国若能承诺在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将大大改变其氢能规划 , 并有可能迫使其全面发展这项绿色技术 。但是目前我们还不确定是否会出现这种情况 。
清洁技术集团称 , 去年夏天 , 中国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曾呼吁中国“考虑建立氢能社会” 。报告说:“二十年前 , 这位部长曾就汽车电气化发展发出过类似的呼吁 , 如今中国在电动汽车市场上的主导性地位与他的这个号召不无关系 。因此 , 他本次的发声同样获得了密切关注 。”
环保团体和许多西方智库、咨询机构都敦促中国加入欧盟的行列 , 争取实现零排放 。这不仅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 , 从经济上来讲 , 也有利可图 。美国能源转型非营利咨询机构落基山研究所(Rocky Mountain Institute  , 简称RMI)认为 , 中国可以在不影响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在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 。该研究所认为 , “中国已充分具备从净零排放转型过程中获得技术竞争优势的条件” , 并敦促中国支持水电解制氢技术的发展 。商业咨询公司麦肯锡也表示 , 中国可以通过迅速有序的低碳转型获得新的经济增长点 , 并补充说 , 中国需要通过发展氢能市场等方式来改变其电力和燃料结构 。
气候合作
许多气候专家都迫切希望中欧之间在减排方面的紧密合作能够促使中国做出更加雄心勃勃的承诺 , 这样一来就有可能极大地推动中国的绿色氢能发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