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揭秘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犹太难民潮( 二 )


瓦伦堡拯救匈牙利犹太人
1944年4月初 , 负责“犹太事务”的纳粹高官艾希曼制订了一个计划 , 要将匈牙利的犹太人送去奥斯维辛集中营 , 其中三分之一充当劳工 , 其余的则在毒气室里处死 。 从5月15日至7月8日 , 共有437403名犹太人被运走 。 7月7日 , 匈牙利总理霍尔蒂在国内外压力下停止这一行动 。 几天后 , 瑞典驻匈牙利公使馆一等秘书瓦伦堡(RaoulGustavWallenberg)抵达布达佩斯 。 他与布达佩斯的外交官群体密切合作 , 向匈牙利犹太人发放特制的“保护通行证” 。 拥有此通行证的人 , 将被视为等候遣返的瑞典公民 。
瓦伦堡还在布达佩斯租了30幢房子 , 供这些“瑞典犹太人”在等待转移期间居住 , 并宣称这些房子都是不可侵犯的瑞典领土 。 在这30幢房子里 , 共藏匿了近1万名犹太人 。 瓦伦堡一次又一次冒着生命危险 , 尽可能多地救援犹太人 。 有人描述了他的一次冒险经历:“他爬上火车车顶 , 透过尚未被封死的窗户 , 向车里的人分发保护通行证 。 德国人命令他下来 , 可是他全然不为所动……发完护照后 , 他让所有拿到护照的犹太人下车 , 走向附近停着的大篷车 , 这些车都喷成瑞典国旗的颜色 。 我不知道确切数字 , 但他的确拯救了好几火车犹太人的性命 。 ”1945年1月 , 苏军到达布达佩斯 , 那里仍有9.7万名犹太人幸存 。 1月17日 , 瓦伦堡前去与苏联军方协商 , 从此失踪 。 1957年 , 苏联宣告瓦伦堡已死于监狱 。 为表彰瓦伦堡的功绩 , 以色列授予他“国际义人”称号 , 美国也授予他荣誉公民 。
门德斯向法国犹太人发放“救命签证”
1940年春德军入侵法国后 , 葡萄牙驻法国波尔多的领事馆立即挤进了各类难民 , 都试图获得签证 , 以逃离即将开始的纳粹迫害行动 。 总领事门德斯(AristidesdeSousaMendes)对犹太难民的悲惨遭遇深表同情 , 决定为所有申请者签发签证 。 面对下属的质疑 , 他解释道:“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人死去……我打算向所有申请者发签证—无论他们有没有能力偿付签证费 。 ”门德斯的承诺立刻在波尔多的难民圈子中流传开来 , 数不清的签证申请表如雪片一般飞来 。 他只得开放领事馆和自己家的房子 , 以容纳挤得水泄不通的申请者 。
他的侄子回忆道:“从1940年5月10日到这座城市被占领之日 , 餐厅、画室和领事办公室都允许难民任意使用 , 男女老少挤满了屋子 , 大多数是老人和病人 。 ……叔叔因为劳累过度而生病了 , 下不了床 。 他权衡利弊得失之后 , 决定将领事馆的全部设施向所有难民开放 。 ”
葡萄牙外交部对门德斯的行为大为震怒 , 并命令他立即返回里斯本 , 还派遣了两名“密使” , 将他“挟持”至葡萄牙 。 当门德斯抵达西班牙城镇比亚里茨时 , 发现西班牙边境警察正依照葡萄牙政府的请求阻挡波尔多领事馆所发签证的持有者通过边境 。 门德斯最终还是成功说服西班牙警察 , 使犹太难民拿着“波尔多签证”通过边检站 。 门德斯回到里斯本后 , 葡萄牙外交部解除了他的职务 , 还剥夺了他应得的所有政府津贴 。 1951年 , 门德斯去世 。 1966年 , 以色列宣布授予他“国际义人”称号 。 22年之后 , 葡萄牙政府恢复了他的名誉 。 1996年 , 外交部重新给予他领事资历 , 并决定对他的家庭“作出赔偿” 。 人们会永远记住门德斯说过的话:“对于我曾经做的一切 , 我毫不后悔 。 ”
佩拉斯卡和布利兹救助匈牙利犹太人
1944年夏天 , 西班牙驻布达佩斯公使馆负责人布利兹(AngelSanzBriz)争得西班牙外交部支持 , 与匈牙利政府协商后 , 向200名西班牙裔犹太人发放西班牙护照 。 他在布达佩斯四处奔走 , 询问带有黄色大卫星标志的男男女女:“你们中有人与西班牙有关系吗?”然而 , 在以德裔犹太人为主的布达佩斯 , 他一共只找到了45名符合条件的犹太人 。 于是他便向其他犹太人发放“保护通行证” , 原本200人的限额也被他刻意解释为200户犹太家庭 。 他甚至通过一直发放序列号小于200的证件来规避人数限制 。 为了保护得到通行证的犹太人 , 布利兹还建立了四座领馆下属的庇护所 , 让犹太人居住在内 , 以躲避纳粹的侵袭 。 他聘请了一名叫佩拉斯卡(JorgePerlasca)的意大利裔西班牙人 , 负责监管这些庇护住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