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社|白露节气到 “三秋”要抓紧
_原题为 白露节气到 “三秋”要抓紧
文章图片
贾建民 绘制
□采访人员 李砺瑾
“蒹葭苍苍 , 白露为霜”“露从今夜白 , 月是故乡明”……白露原指一种物候现象 , 清晨的露水日益加厚 , 在草木庄稼上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 , 所以这时的节气称为白露 。
近日 , 采访人员采访我市相关学者 , 一起来聊聊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白露 。
1 天气渐渐转凉 迎来“三秋”大忙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提道:“秋属金 , 金色白 , 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 ”古人把节气和五行学说结合在了一起 , 在古人看来 , 秋季属于五行中的金 。 中国先秦史学会原副会长、我市著名文史学家蔡运章认为 , 金有肃杀之气 , 和万物凋零的秋季吻合 , 这个季节的代表颜色是白色 , 所以秋天的露水叫白露 。
我市著名民俗学家刘百灵说 , 白露时节昼夜温差较大 , 农谚说“过了白露节 , 夜寒日里热” 。 露水是白露节气的主要特征 , 标志着天气转凉 。
白露过后 , 正是一年一度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时节 。 《洛阳市志·民俗志》中的洛阳传统节气候应提到 , 白露的候应是“玉米成熟、芝麻乳熟、山地种麦、收割谷子” 。 豫西地区的农民此时开始收玉米、芝麻、绿豆等 。 农谚有“谷子上囤 , 核桃挨棍” , 白露前后山区收核桃 。 在我市洛宁、栾川、宜阳、嵩县等山区 , 开始小范围种小麦 , 其他县区也开始耕地、施肥 。 “深耕加一寸 , 顶上一茬粪 。 翻地适当深 , 黄土能变金 。 ”这则农谚生动地描述了深耕翻地的重要性 。
在豫西山区 , 有白露做凉粉的习俗 , 家家户户用在山上捡到的橡子制作成凉粉 , 成为这个季节的一道特色小吃 , 也成为很多人心底的家乡味道和记忆 。
2 欢喜迎接“秋社” 祭社神报丰年
“白露时节有许多风俗 , ‘秋社’是其中之一 。 ”刘百灵说 , “秋社”一般在立秋后的第5个戊日举行 , 是一种庆祝丰收、祭祀神灵的喜庆活动 。
《中国风俗通史·两周卷》提到 , 社日节是中国古代祭祀社神的节日 , 分为“春社”和“秋社” 。 社神就是土地神 , 社日节的盛行反映了先民对土地的崇高敬意 。 社神在周代是一个非常尊贵和重要的神祇 , 从天子到庶人 , 都要祭祀社神 。 周人祭社的目的有祈求好收成、祈雨求晴、祈求消灾 , 甚至还有求子、祈求战争胜利等 。 当时“春社”和“秋社”没有固定日期 , 都是通过龟卜来选择的 。
到了秦汉时期 , 祭社的目的已经从“为民祈谷” , 扩展到更为广泛的福祉祈求 。 社日节成为一个欢快的节日 , 不同家庭聚在一起 , 奏乐歌舞 , 宴饮活动也成为社日节不可缺少的内容 。
《中国风俗通史·宋代卷》提到 , 在宋代 , “秋社”和“春社”一样 , 都是古人祭祀社神的日子 , 时间约在新谷登场的阴历八月 。 如果说“春社”是向社神祈丰年的话 , 那么“秋社”就是向社神报丰年 。 在举行完隆重的祭社仪式后 , 大家可以获得社酒、社肉 , 然后在庙前烤肉 , 和着社酒一起享用 。
3 鸟儿你来我往 “秋兴”热闹上场
白露作为“气始寒”的季节 , 有三候“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 。 在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了21年的马朝红说 , “鸿雁”俗称大雁 , 是北方的冬候鸟 , 每年“热归塞北 , 寒来江南” 。 一部分从北方飞来的大雁会把洛阳作为越冬地 , 也有的会再往南到鄱阳湖、洞庭湖等地越冬 。 “玄鸟”指的是燕子 , 这是一种春日北归、秋日南迁的夏候鸟 , 白露的时候 , 燕子就要往南飞了 。 “群鸟养羞”是说各种北方的鸟开始储存干果等食物以备冬季生活 。
推荐阅读
- 飞行嘉宾|《黄河篇》第2轮录制,宋雨琦缺席baby稳站C位,白露站位被边缘化
- 白露|《黄河篇》第2轮录制,宋雨琦缺席baby稳站C位,白露站位被边缘化
- 站位|《黄河篇》第2轮录制,宋雨琦缺席baby稳站C位,白露站位被边缘化
- 阳气|小雪过后,这些事你得注意了!
- 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小雪时节别感伤 多晒太阳喝鸡汤
- 小雪|小雪节气到来 听 寒冬的脚步声已经隐隐约约
- 荷妈美食|小雪节气在家煮火锅,做法简单,有荤有素吃撑了,成本不足60元
- 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 小雪时节别感伤 多晒太阳喝鸡汤
- 中国天气网|节气“小雪”,天冷,召唤秋裤出来款待自己啊
- |小雪节气,一定要做好此4件事,为御寒做好准备,让你不易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