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毒药与历史:有毒植物真的那么可怕吗?
_原题为 毒药与历史:有毒植物真的那么可怕吗?
原文作者丨[法]贝尔纳·贝特朗
摘编丨安也
在古希腊传说中 , 三头三身的女神赫卡忒是不可抗拒的死神、无法战胜或无人能及的女皇、也是妖术、魔咒和女巫的守护女神 。 相传赫卡忒熟谙植物的功能 , 并把这一身本领传授给了喀耳刻和美狄亚 , 使二人成为了精通毒药之术的大师 。
公元前399年 , 苏格拉底被毒参处死 , 柏拉图详细描述了摄入毒参引起的症状:“眼花伴随头晕、痉挛、剧烈的头疼、突如其来的发冷、呼吸困难和视力受阻 , 最终导致无可避免的逐渐瘫痪 , 直至死亡 。 ”
在文学作品和历史资料中 , 与毒药有关的故事还有很多 , 而毒性也让众多的植物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 。 在神奇的自然界 , 许多植物看起来美丽而诱人 , 实际可能有着不小的毒性 , 比如土豆会导致恶心与腹泻 , 铃兰能引起心脏骤停……但有毒并不总代表着危险 , 它们也能成为人类的盟友 , 比如冬青可以治疗发烧与癫痫 , 洋地黄可以缓解蝰蛇的咬伤……要想“化敌为友” , 就要深刻了解这些有毒植物背后的故事 。
有毒的植物有什么实用的用法呢?它们又与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关系?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毒性”?在很多领域 , 我们每天都有分辨“好”与“坏”的需要 。 但对于植物来说 , 这些界限并非一成不变 。 可以吃的食物和有毒的食物?治疗性药物和摧毁健康的药物?想要准确辨别来自自然界的“危险”绝非易事 。
正如科普作家、中科院植物学博士史军所说:“有毒植物总会被人贴上一个‘恶’的标签 , 恰如本书收录的清纯美丽但众所周知其毒性的曼陀罗、永远在有毒和无毒的界限之间徘徊的马铃薯 , 以及被误以为有毒实则无害的桂樱……植物是否有毒并不代表它们的善恶本性 , 生存是促使植物产生毒素、人类破解和利用毒素的根本动因 。 世上并无善恶 , 物尽其用才是生存之道 。 ”
法国农民作家贝尔纳·贝特朗在其所著的《有毒植物志》一书中 , 专门讲述了那些“有毒”的或被人们误认为“有毒”的植物 , 讲述了与“有毒”植物有关的神话传说、奇闻逸事、民间用法等 , 并讲述了它们或辉煌或没落的前世今生 。 很显然 , 有些植物遭受了非常不公平的待遇 , 但其实它们在医学和药学领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以下内容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授权节选自《有毒植物志》一书 。 标题为摘编者所取 。
文章图片
《有毒植物志》 , [法]贝尔纳·贝特朗 著 , 欧瑜 译 , 刘冰审 校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20年9月 。
有毒植物与文化和社会习俗密不可分
从历史上说来 , 每当提及有毒植物的使用 , 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狩猎和战争!武器——箭头、长矛或标枪的尖头 , 很早就被涂抹上被称为“慈姑毒”的物质 , 以增强杀伤力 。 这是一种极为普遍的使用方式 , 而各地的植物群中都生有美妙的毒物 。 在西欧 , 保禄乌头和白藜芦为高卢人所熟知;在其他地方
(亚洲等)
, 还有其他为人所知的可怕毒物 , 比如亚洲热带的箭毒木、加勒比海的毒疮树、非洲的大戟属或南美洲的马钱属 , 这些植物的萃取物被用来制成众所周知的箭毒 。 这或许是植物类毒药最早的使用方式 , 动物类毒药
(动物的毒液)
则要罕见得多 。
文章图片
白藜芦 , 一种非常有效的毒药 。
以上并非毒药仅有的使用方法 。 今天 , 似乎所有的史前研究学者都达成了一个共识:我们的祖先曾经从事过复杂的灵修活动 , 修行过程中使用了精神类和致幻类植物
推荐阅读
- 【我家的熊孩子】“熊孩子”全体出演“第六次团结大会”,出席率创历史新高!
- 《好声音》8强姚晓棠成历史“第三人”,也是唯一饱受非议的人
- 春节为何要放鞭炮?鞭炮有怎样的历史,为什么会成为春节的标配?
- “爱国青年”张玉安:上节目暴怼日韩,直言日本嘉宾该跪着说历史
- 王林平随笔《传承悠久历史文化,在古纸堆里精耕细作》
- 林一说虞书欣最可爱!欣欣子追星顾未易历史被翻出!
- 《单身即地狱》宋智雅妆容黑历史!脏欧美变成甜跩小猫妆解析,火速出圈的妆容进化必学
- 在新说唱因着装问题被一剪没,在听我的创下历史最低分的作品
- 芒果台新综艺定档:《快乐大本营》成历史,陪伴24年败给了什么?
- 《雪滴花》争议持续发酵,演员刘仁娜出演历史综艺,惨遭抨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