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妈祖:一位民间女子到步步封神的传奇人生( 三 )


1281年 , 由于护送漕运有功 , 元世祖册封妈祖为“护国明应天妃” 。 天妃 , 即天帝之妃 , 天的配偶 。 元世祖的封号第一次把妈祖和“护国”联系起来 , 并正式封成了天神 , 确立了妈祖作为海上保护神的独尊地位 。 此后 , 元成宗、元文宗、元惠宗都对妈祖进行过敕封 。 这样 , 经过元代多位帝王提倡 , 妈祖成为官方的航海保护神 , 日益深入人心 。
妈祖还进入了元代国家祭祀体系 , 《元史?祭祀志》载:“南海女神灵惠夫人 , 至元中 , 以护海运有奇应 , 加封天妃 , 神号积至十字 , 庙曰灵慈 。 直沽、平江、周泾、泉、福、兴化等处 , 皆有庙 。 皇庆以来 , 岁遣使斋香遍祭 , 金幡一合 , 银一铤 , 付平江官漕司及本府官……”本志列举了六个建有妈祖庙的地方 , 北方惟有天津的前身——直沽 。 金元时称潞(今北运河)、卫(今南运河)二河会合处为直沽 , 为天津城最早兴起之地 。 得益于元代海漕 , 它的地位愈加重要:它是海运终点港 , 也是漕粮转运京师的中转码头 。 《元史?英宗本纪》在至治元年(1321)五月和至治三年二月 , 两次记“海漕粮至直沽 , 遣使祀海神天妃” 。
另外有意思的是 , 海漕除了缔造天津这个大城市外 , 也改变了上海的命运 。 元代之前的上海 , 只是华亭县的一个普通江南市镇 。 因漕运所需 , 至元二十九年 , 元朝将其升格为县 , 在此开港并设市舶司 , 从此才逐渐显露出不同凡响的发展潜质 。
到了明朝 , 虽然明太祖起为了防止倭寇 , 实行海禁政策 , 但他和明成祖也先后册封妈祖 , 如明成祖的封号是“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 。 由于运河漕运和往来台湾 , 实行海禁的清朝也是对妈祖青睐有加 。 据统计 , 清廷对妈祖的褒封次数最多、间隔最密、等级最高 , 共15次褒封妈祖 。 乾隆二年(1737年) , 履亲王允祹以台湾守将黄忠由、台湾守备陈元美往来回台湾 , 在洋遇险得妈祖神助 , 请求加封妈祖为“天后 。 ”清高宗批准了允祹的奏折 , 同意加封妈祖为天后 , 妈祖的封号又上了一级 。 此后 , 清朝历任皇帝不断加封 , 咸丰七年(1857年) ,文宗加封妈祖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宏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祜安澜利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惠道流衍庆靖洋锡祉恩周德溥卫漕保泰振武绥疆天后之神” , 封号达64字 , 成为女神中最高封号 , 将妈祖神格推到了历史巅峰 。
元明清三代的推崇和重视 , 成为妈祖文化源远流长、代代传承的一个重要原因 。 至今 , 除了观音菩萨(慈航道人)这个兼职海神外 , 作为专职海神 , 妈祖的影响力在全球华人圈无人能及 , 在华夏诸神中也极为罕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