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廊坊治理“空中飞线”:共享线代替“蜘蛛网”

_原题是:共享线代替“蜘蛛网”——河北廊坊这个小区这样治理“空中飞线”)
平旺里小区的空中曾架着多少条线?就是在这里已生活了25年 , 作为楼长的相永鑫也说不清 。 他想了想 , “用‘蜘蛛网’来形容应该不为过 。 ”

建成于1981年的廊坊市广阳区平旺里小区 , 共有4栋楼、226户人家 。 进行“空中飞线”改造前 , 各种横七竖八的线路从窗前、单元门和外墙上穿过 , 甚至越过楼间空地 , 再继续盘踞在另一栋楼的窗前、单元门和外墙上 。
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管理 , 强电、弱电线缆混搭重叠 , 时间久了 , 有的成了团儿 , 有的压在了燃气管道上 , 不光难看 , 更不安全 。
听说要进行老旧小区改造 , 在有关部门今年年初征求居民改造意见时 , 相永鑫和邻居们问 , “能不能让头顶上的飞线不再‘飞’了?”
老旧小区|廊坊治理“空中飞线”:共享线代替“蜘蛛网”
文章图片

图为旧有线路拆除前的廊坊市平旺里小区 。廊坊市长通网络工程有限公司供图
“能 , 但改造有难度!”廊坊市住建局副局长李金龙坦言 , 2018年刚启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时 , 因为“空中飞线”改造涉及多家电信运营商 , 而且需要运营商负担部分资金 , 协调难度非常大 。 直到去年 , 廊坊市才将“空中飞线”治理纳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 。
虽然也参考了外地经验 , 但解决头顶上的“千条线” , 依然是千头万绪 。
通过实地调研 , 廊坊市住建局旧改办工作人员发现 , 老旧小区“空中飞线”问题主要由通信线路交替更新和居民为电动车充电私拉电线导致 。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 , 居民经常更换电信运营商 , 新线路不断增加 , 老线路无人拆除 , 线路越来越多 , 再加之有些施工不规范 , 线路混乱难以治理 。
为了在“千条线”里捋出一条出路 , 廊坊市住建局旧改办在市政府主导下 , 引入与电信运营商长期合作的廊坊市长通网络工程有限公司作为具体施工单位 , 由市政府组织召开住建部门、市通信办、电信运营商、长通网络等多方参与的协调会 。
新线怎么埋、旧线何时拆 , 谁来出资、又怎样施工 , 各种细节都需要一一商定 。 经过协商 , “空中飞线”改造采用入地模式 , 户外部分由政府负责投资、长通网络负责管线铺设 , 入户部分的改造由电信运营商承担 , 以政府投资撬动企业资金 。
政府在想办法 , 作为施工方的长通网络也在动脑筋 。
由于技术原因 , 老旧小区的各家电信运营商都是各家安装各家的线路 , 还要配备接入小区的光交箱和无数个为各户分线的分纤箱 。 因为线路不通用 , 不仅浪费资源 , 居民想要换用其他网络 , 也非常难 。
长通网络总经理刘俊峰告诉采访人员 , 他更愿意把“空中飞线”改造称为老旧小区通信线路入地及通信设施共建共享工程 。 通过这次改造 , 既要让飞线入地 , 也要让电信运营商接入网实现共建共享 , 提升网络质量的同时 , 方便居民使用 。
老旧小区|廊坊治理“空中飞线”:共享线代替“蜘蛛网”
文章图片

图为“空中飞线”治理后的廊坊市平旺里小区 。廊坊市长通网络工程有限公司供图
摒弃各家运营商旧有的铜线线缆 , 地下管网铺设改为可通用的通讯光缆 , 通讯光缆经过光交箱后 , 在各单元的二楼再安装多网合一的分纤箱 , 各家运营商就可以经由一个分纤箱对线缆进行割接入户 。
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光纤入户、统一拆旧 , 避免了重复投资 , 减少了政府和运营商的成本 , 也打消了运营商担心用户流失的疑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