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藤牌阵:流传至今的古兵法实战术( 三 )
藤牌阵的种种传说一直流传 , 藤牌阵的传承也从未中断 。
十里铺村中有一梅花亭 , 以这座梅花亭为核心的梅花公园 , 占地约10亩 , 是十里铺村传承藤牌阵的主要地点 。
“我至今还记得 , 七八岁时曾在梅花亭居住过的经历 。 那时候 , 看着村民习练藤牌阵 , 自己就跃跃欲试 , 后来虽然一直在外面上学 , 但心里始终有藤牌阵的情结 。 ”陈家堂说 。
2006年 , 陈家堂任沙河市文化体育局局长 。 他着手的头等大事 , 就是申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
“当时 , 有专家说 , 藤牌阵和江浙一带流传的藤牌舞有显著区别 , 藤牌阵是排兵布阵的智慧 , 非常宝贵 。 也有专家提出 , 如果能扩大藤牌阵的演示规模 , 加以更长时间的练习 , 可以参加昆明民族艺术节 , 争取拿金奖 , 扩大藤牌阵的影响 。 ”陈家堂回忆 。
2006年 , 沙河藤牌阵成功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对十里铺村传承藤牌阵增添了动力 。
十里铺村藤牌阵协会常务副会长、藤牌阵第十四代传人胡书平介绍 , 在藤牌阵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 , 受到激励的村民纷纷踊跃加入 , 使藤牌阵协会的人数一度达到顶峰 。 近年来 , 协会不断有人加入 , 人数保持稳定 。
“即使如此 , 十里铺人保护与传承藤牌阵 , 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 。 ”胡书平说 。
作为古代实用作战阵法 , 藤牌阵难以避免的危险性 , 让传承者们左右为难 。 藤牌阵的刀 , 重量都在2公斤上下 , 刀身厚0.5厘米左右 。 “操练时一过刀 , 火花都出来了 , 一不小心就可能受伤 。 ”十里铺村藤牌阵协会副会长陈家重说 , 藤牌阵的动作 , 对于身体要求很高 , 要同时具备敏捷性和柔韧性 , 演练者以十五六岁到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最为合适 。 在练习滚翻等高难度的动作时 , 操练者一旦失误极易摔伤 。
“现在家里孩子少 , 多是独生子女 , 排练阵法难免会有磕碰、受伤 , 家长都不愿意让练 。 ”陈家重说 , 他们尽量不教授危险动作或把动作的难度降低 , 这在保障习练者安全的同时也导致许多动作失传 , 有招无式 。
城市化给农村带来许多便捷的同时 , 也改变了村民原有的时间安排 。 以往 , 藤牌阵的习练大多安排在冬季农闲时 , 协会一招呼 , 村民应声前来 。 练习藤牌阵的黄金年龄为15岁到30岁 。 现在 , 村庄里的年轻人在外上学 , 青壮年常年在外打工 , 这些藤牌阵最适宜的练习者很难再组织起来集中练习 。 比起前辈 , 功夫阵势已大不如前 。
尽管困难重重 , 当地政府不断加大对藤牌阵的保护力度 , 一方面通过演出、展示等活动 , 让藤牌阵的精彩走进观众心里 , 另一方面对十里铺村藤牌阵协会和传承人给予资金帮助 。
十里铺村藤牌阵协会还在村中的小学课堂开设了类似课程 , 让孩子们自小认识藤牌阵 , 喜欢藤牌阵 。 同时 , 协会加强了对藤牌阵阵法的研究 , 并对基本动作进行一些改进 , 以适应当前人们强身健体和表演展示的需要 。
如今 , 每到暑假 , 十里铺村的梅花公园作为藤牌阵传承的中心就热闹起来 。 和过去村民们趁农闲时间练习一样 , 20多名学生抓住放假的时间 , 传承这项已经延续了300多年的古老技艺 。 静候许久的藤牌、短刀、木棍和长矛等古代兵器 , 从梅花亭北面的厢房中被一一搬出来 。 学生们各持藤牌、兵器 , 分列两排 , 相向站立 。
“我们希望能把这项古老的技法传承后人 , 让藤牌阵重新焕发生命活力 , 让这项宝贵的遗产重放异彩 。 ”胡书平说 。
本版图片均为邢台经济开发区沙河城镇十里铺村村民在练习“藤牌阵” 。 田晓丽摄
【兵法|藤牌阵:流传至今的古兵法实战术】[责任编辑: ]
推荐阅读
- “跑男”竟然已经10季了,而网上也流传出
- 我们这一代|董卿和撒贝宁同台主持的《经典咏流传》节目,或许也会成为经典
- 经典咏流传|《你好生活3》背后,看央视综艺勇闯网综时代
- 经典咏流传|肖战过年期间7个节目各大卫视连播,京剧摇滚现场作画,无所不能
- 孙子兵法|播了半年还没播完,这档国综彻底封神了
- 松紧带|王一博直言网上流传是真的,到老家翻出多年证据,假手指成亮点
- 布瑞吉|从陈小春的卑微到李承铉的犀利,哥圈的高质量社交,全是职场兵法
- 经典咏流传|她参加主持人大赛成名,曾接替董卿与撒贝宁搭档,27岁前途被看好
- 经典咏流传第二季|丁成新加入快乐家族,成为湖南卫视王牌周末黄金档综艺节目主持人
- 齐思钧|哥哥们太拼了,为了赢连兵法都用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