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老|李明:颜真卿为什么要给罗老夫人写墓志?
_原题为 李明:颜真卿为什么要给罗老夫人写墓志?
颜真卿38岁书丹的《唐元大谦妻罗婉顺墓志》 , 是陕西省第一次发现颜真卿手书墓志 , 也是首次考古发掘出土的颜真卿书丹墓志 。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此消息后立即引爆网络 , 各种解读和猜测纷纷出炉 , 正误皆有 , 良莠不齐 。 窃以为主要的错误是以现代人的眼界去理解古代人的行为 , 以70岁的颜真卿去要求38岁的颜真卿 。 笔者怀着对颜鲁公的崇敬之情 , 作为一个唐代墓志的研习者和隋唐考古的参与者 , 自然关心此项重要考古发现 , 兹略陈所见 , 以娱诸君 。 需要强调的是 , 罗婉顺墓志不是孤立存在的传世文物 , 与它同出的还有3种亲属的墓志以及考古迹象和伴出其他文物 , 需要综合研究 。 对于罗婉顺墓志的解释 , 要留待发掘者正式公布考古资料为准 , 笔者所述 , 仅据网络素材 , 无意掠人之美 。
【罗老|李明:颜真卿为什么要给罗老夫人写墓志?】罗婉顺的身份 , 墓志首题交待地很清楚 , 她是“故朝议郎行绛州龙门县令上护军元府君夫人” 。 朝议郎是正六品上阶的文散官 , 是元大谦的本阶 , 也就是他享受待遇的身份标志 。 行绛州龙门县令 , 是说龙门县令这个实职职事官品阶要比元大谦本阶的正六品上阶低 , 所以用个“行”字 。 唐代县令秩自正五品上至正七品下不等 , 视户口多寡而定 , 龙门县是次畿县 , 也就是介于第二等县和第三等县之间 , 是比较好的县——对于占比绝大多数的升职无望的唐代中下级官员来说 , 这算是个不错的归宿 。 上护军是比正三品的勋官 , 听起来品阶很高 , 但是待遇不兑现 , 没有实际意义 。 很清楚 , 元大谦的身份是中级地方官员 , 不算贵族 。 那么罗婉顺的身份就是一个已故中级地方官员的眷属 , 十分普通 , 毫无值得夸耀之处 。
用一个同时期的唐代妇女墓志来对比 , 可能更有助于理解 。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唐天宝四载(747)《王晖妻李正一墓志》 , 首题“唐故卫尉少卿王府君夫人元氏县君李氏墓志铭并序” 。 因为丈夫王晖是唐玄宗的表兄 , 曾任从四品上阶的卫尉少卿 , 李正一又出身于宗室 , 所以她有外命妇封爵元氏县君 , 是不折不扣的贵族妇女 。 她的墓志规格74厘米见方 , 远大于罗婉顺墓志的51厘米边长 。 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对比 , 李正一的身份地位都大大超出罗婉顺 。 李正一墓志也有撰文和书丹者的署名 。 书丹者是韦起 , 他不出名 , 他的长兄韦述比较有名 。 韦起在书写李正一墓志的时候44岁 , 官职大概是绛郡司仓参军(韦起墓志现藏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 这是一个七八品左右的地方政府属吏 , 他连自己的官职都没有写 , 只署自己的郡望 , 写“京兆韦起” 。 韦起远不如颜真卿有名 , 但那是现代人的看法 , 也许生活在天宝初年的唐人并不这么认为 。
罗婉顺祖上最值得夸耀的事 , 是曾经娶过皇室之女 。 她的曾祖父娶唐高祖的堂妹金明县主 , 因而官居三品 。 她的祖父没有入仕 , 她的父亲不过是地方佐吏嘉州司仓参军 。 罗婉顺卒于天宝五载(746) , 享年“四百五十甲子” , 换算下来是74岁 。
在没有姻亲、故吏等关系的情况下 , 38岁的长安县尉颜真卿当然不可能与一位74岁且寡居多年的老太太有什么交往和深入了解 。 那么颜真卿为什么要为身为治下平民的罗老夫人书写墓志呢?
一方古代墓志 , 志主自然最重要 , 但是墓志表达的是请托人的意愿 , 而不是志主的 。 罗婉顺墓志的请托人 , 是她的嗣子元不疑 。 罗婉顺有七个儿子 , 毫无疑问元不疑是她在世的最年长的儿子 。 同时出土的还有她另一个儿子元不器的墓志 , 元不器未仕 , 无官职 。 而作为嗣子的元不疑 , 应该也没有官职 , 不然李璡不会不写他的官职 。 元不疑没有官职 , 就是长安城里的一介平民 , 他父亲在几十年前曾经当过县令 , 仅此而已 。 但是据发掘者介绍 , 元不疑本家有个势力很大的亲戚——他的堂姐 , 是当朝皇帝长兄宁王李宪的王妃 , 他跟李宪的儿子汝阳郡王李璡有来往 。 李璡为罗婉顺撰写了墓志文 , 自称为外侄孙 。
推荐阅读
- 《星光大道》总决赛录制曝光!李明启头发花白,于文华拘谨站角落
- 罗老师|看,杨笠又来《脱口秀大会》炸场子了!
- 李宪|陕西发现首例考古发掘出土颜真卿书丹墓志铭
- 墓志|长安又见颜真卿
- 颜真|你是我的荣耀路透曝光,杨洋全黑造型出镜,生图下的侧颜真的绝了
- 墓志|陕西发现首例考古发掘出土的颜真卿书迹真品
- 墓志|陕西考古发现颜真卿早年书法真迹
- 颜真卿|陕西发现首例考古发掘出土颜真卿书丹墓志铭
- 考古|陕西考古发现目前国内唯一经由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颜真卿早年书迹真品
- 见闻记录|颜真卿异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