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传记|压倒东汉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
_原题为 压倒东汉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
东汉末年 , 瘟疫横行 , 朝廷腐败 , 社会动乱 , 张角在民间传统医术的基础上加以符水、咒语为人治病 , 赢取百姓的信任 。
深受瘟疫之苦的百姓 , 在绝望之际 , 对张角符水治病的方式深信不疑 , 奉他为活神仙 , 趋之若鹜 。
东汉朝廷万万没有想到 , 正是这漂着黑色纸烬的符水 , 给东汉王朝带来了灭顶之灾 。
文章图片
01、东汉流民
旷日持久的对羌战争 , 成为东汉王朝始终无法甩掉的沉重包袱 , 也给黎民百姓带来无限痛苦 。
男子出生入死 , 奔命边关;妇孺劳作田间 , 还得负担巨额军费和多如牛毛的杂税 。
战争之外 , 东汉后期的土地兼并问题愈演愈烈 , “富者田连阡陌 , 贫者无立锥之地” 。
加上连年灾荒瘟疫 , 百姓困苦不堪 。
很多人为了活命 , 不得不扶老携幼 , 背井离乡 , 四处流浪乞食 , 成为流民 。
流民 , 犹如滚动的地雷 , 流动到哪里 , 哪里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
文章图片
小农社会的管理之道 , 是千方百计把农民附着在土地上 。
百姓一旦成为流民 , 便脱离了国家管理 , 很容易成为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的威胁力量 。
中国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流民造反的事例 , 西汉末的赤眉军 , 就是由流民演变而来 。
东汉后期的流民现象 , 比之西汉 , 有过之而无不及 。
更为可怕的是 , 这一时期的流民已经不单纯是逐寻口粮的“盲流” , 一种宗教信仰正在悄然改变着流民的属性 。
02、黄巾举事
就在“大贤良师”张角为百姓念咒治病的时候 , 汉灵帝刘宏也没闲着 。
这一天 , 他草草结束了早朝 , 早早回到后宫 , 玩起了驴车游戏 。
刘宏十二岁登基 , 如今已有十个年头 。
这位在朝堂政务方面缺少悟性的年轻皇帝 , 在生活娱乐方面倒是颇有创意 。
汉代人通常用马拉车 , 灵帝则酷爱驴车 。
上行下效 , 一时间驴价飞涨 , 洛阳驴贵 。
他在驾驭国家方面没什么本事 , 但是驾驭驴车却是得心应手 。
小小驴车在他的操控下 , 时而疾驰如风 , 时而周旋如规 , 宫女们的娇嗔和宦官们的谀赞 , 让他得意不已 , 把天下、国家、臣民全都抛在了脑后 。
灵帝最不该抛在脑后的 , 是司徒杨赐的奏章 。 杨赐 , 字伯献 , 弘农郡华阴县(今陕西华阴东)人 。
弘农杨氏是东汉后期最负盛名的显宦世家 。 杨赐的祖父杨震、父亲杨秉 , 都担任过帝国的三公 , 祖孙三代都以正直敢谏著称 。
太平道势力的迅猛发展并非秘密 , 但是地方州郡官员玩忽职守 , 掩耳盗铃 , 他们生怕因为多事而丢掉官职 , 因此不愿意向朝廷正式报告
杨赐已经预见到太平道对帝国秩序的潜在威胁 , 在这封急奏中 , 他提醒朝廷重视太平道的危险之处 , 也提出了解决方案:
“简别流人 , 各护归本郡 , 以孤弱其党 , 然后诛其渠帅 , 可不劳而定 。 ”
杨赐的判断相当精准 。
皮之不存 , 毛将焉附 , 如果没有庞大的流民群体 , 张角和他的太平道就成不了气候 。 他提出的解决方案 , 也称得上是釜底抽薪的上上之策:先解散流民 , 再处置张角等太平道领袖 。
遗憾的是 , 这封奏章进入灵帝视野 , 已经是帝国受到重创之后的事情了 。
杨赐的密奏没有得到朝廷的重视 , 却引起了太平道方面的警觉 。 张角和他的弟弟张梁、张宝明显加快了行动部署 。
他们按照军事化组织模式 , 把全国各地的太平道徒众分为三十六方 , 大方一万多人 , 小方六七千人 , 每方设立一名首领 , 号令部众 。
推荐阅读
- 相信柳熙烈的选择,《闲着干嘛呢》刘在石公开去天线的幕后故事
- “武林”高手登上“上海之巅”,春晚这一幕刷屏!更多幕后故事
- 江湖新故事:叶孤城、雷洛、毒蚊子、落雪公主、浩南仔
- 《申纪兰的提案》今晚收官 透过“她故事”读懂功勋与时代的同频共振
- 用心讲好消防故事,这档纯素人综艺收视口碑齐飞
- 《东方快车谋杀案》:这个故事经过这么多年,还有什么可以期待的
- 《新民乐国风夜》掀热潮 网台联手“国风”如何讲出新故事
- 曾凡博晒帅照:这是我的故事
- 被韩国邀请四年,雅典残奥会到春晚,《千手观音》曲折的幕后故事
- 一个舞者的故事丨Thank you sensei!致敬每一位街舞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