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秦|淝水之战:百万大军的诅咒( 五 )
淝水之战的情况稍有不同 , 淝水战败其实与军队中的鲜卑慕容氏和羌人姚氏没有直接关系 , 慕容垂在战争中尚属兢兢业业 , 连保存实力都很难找到充足证据 , 更别说已经在实质推动举兵造反 , 且淝水之战时他和姚苌都不在淝水战场 , 如《东晋门阀政治》做出的结论 , “不能说淝战之败是由他们(慕容垂、姚苌)促成” 。
慕容垂和姚苌的叛秦 , 都是发生在前秦淝水战败后 , 如果战事顺利 , 他们或许还会像之前那样长期隐忍下去 。
以前秦雄厚的国力军力而言 , 即使在淝水战败后也完全可以整军再战 , 击败东晋的反攻问题不大 , 更没有灭国之危 。 前秦的覆亡 , 完全是慕容垂和姚苌两人的叛秦所致 。
第五 , 在中古时代 , 动员数十万大军对很多政权而言往往意味着“七拼八凑” , 真正能左右战局的精锐部队其实要少得多 , 所谓百万大军更像是乌合之众 。 比如 , 赤壁之战时曹军的人数中计入了刚刚投降的荆州军;昆阳之战时 , 刘秀率三千敢死队打垮了一万多人的新莽中军精锐 , 其他十万新莽军队基本是在一旁看完了全场 , 然后跟着败军溃不成军;淝水之战前的前秦军则是一支民族成分过于复杂 , 未经充分整合的问题军队 , 作为前秦基本武力的氐族军队占比可能只有几分之一 , 而大部分新征发的军队都未经军事训练 , 田余庆先生在《东晋门阀政治》中认为 , 前秦的百万大军如果不是夸张的话 , “也不过是一批被驱迫的新发之卒 , 散处道途 , 并没有形成战斗能力” , “前秦军既然不过是乌合之众 , 欲对之作周密部署自然是不可能的 。 这就是强大的前秦军须臾间顿成土崩之势的根本原因”;南明时 , 左良玉“清君侧”时号称带了80万大军 , 一半以上是降军 , “然良玉自朱仙镇之败 , 精锐略尽 , 其后归者多乌合 , 军容虽壮 , 法令不复相慑”;明末农民军的构成则更水 , 一路跟来吃饭的饥民也被纳入军队中 , 打起仗来只有炮灰价值 , 因此即使在明末那种危局中 , 也常见几万官军击败几十万农民军的战例 。
苏小华在《北镇势力与北朝政治文化》一书中甚至认为 , 随着骑兵进入马镫时代 , “由于作战效能的提高 , 兵员的多少不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 这样战争的规模相对来说是小了” , “西晋之后 , 统治者如果动辄调动十万以上的大军 , 那么有理由怀疑这位统治者并没有深刻领会他的时代的军事规律” 。 在此 , “这位统治者”很可能也包括苻坚吧 , 他对马镫时代的战争规律缺乏与时俱进的认知 。
文章图片
木心钉鎏金铜片马镫
马镫时代的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时 , 骑兵已进入了“马镫时代” 。 按照科技史界的某种共识 , 马镫产生于西晋时代 , 到十六国和南北朝时 , 马镫已普遍应用 。 1965年 , 中国考古工作者在辽宁省北票县发现的北燕宰相冯素弗墓(415年)中 , 出土了一对铜鎏金木芯马镫 , 是世界现存的时代最早的马镫实物 。
装备了马镫的骑兵在马背上更加稳定 , 对轻骑兵和骑射战术而言 , 马镫能够帮助骑兵形成相对稳定的射击平台 , 提高射击的精度 , 大幅降低“且驰且射”的难度 。
但马镫对骑兵冲击战术的意义更为重大 , 如《重骑兵千年战史》所说 , 马镫给了骑兵更大的平衡性 , 让骑兵更不易在冲击与近身肉搏中从马背上跌落 , 并能更为充分利用马匹冲锋所产生的巨大动能带动马槊(重型长骑矛)发动冲击 , 且更不易被冲击的反作用力困扰 。
正是马镫 , 让骑兵冲击这个在项羽时代萌芽 , 汉武帝时代由卫青、霍去病定型开创的战术 , 迈入了臻于极致的巅峰时代 。 李硕在《南北战争三百年》中指出 , 正是在十六国时期 , 马镫发展为形制完备的双镫造型 , 为冲击战术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障 , 并成为这种战术完全成熟的象征 。
推荐阅读
- 她自称是“仙术”继承者?红莲不服,《金铲铲之战》青春赛打响
- 荧屏开启“跨年档”收视之战,谁将成为大赢家?
- 《跑男》收官之战,有种回归巅峰的感觉,他堪称最佳“气氛担当”
- 《冬日暖央young》打响雪之战,小撒“抠出二室一厅”
- 奔跑吧收官之战公布海报,大家一起挥拳,只有李晨和宋雨琦很特殊
- 收官之战果然不同凡响!杨超越的打扮很潮,灵儿的薄纱黑裙更完美
- 火热的《我们的歌》收官之战,薛之谦却给人敲“警钟”?别有深意
- 全明星赛年度收官之战!大结局好热闹,杨超越和许君聪首次登场
- 拳头:《英雄联盟:双城之战》第二季正制作中,但不会在明年上线
- LOL《双城之战》第二季预告公开!金克丝挑衅蔚,狼人成重要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