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晚报|翻拍剧为何还是层出不穷
先是“青春版亮剑”《雷霆战将》被批后停播,后是张一山版《鹿鼎记》被网友打差评至2.6分 。短短几天,国产经典翻拍剧又增加两个失败案例 。观众不买账、播出即扑街,经典翻拍剧为何还是层出不穷?
【潍坊晚报|翻拍剧为何还是层出不穷】武侠小说、神话剧成为翻拍烂剧“重灾区”
近几年,武侠小说翻拍剧已经成为烂剧的“重灾区” 。2018版《笑傲江湖》、2017版《侠客行》、2013版《天龙八部》、2014版《神雕侠侣》、2013版《笑傲江湖》、2019版《倚天屠龙记》,豆瓣评分从低到高排序,最低2.5分,最高5.8分,都在及格线以下 。2017版《射雕英雄传》评价最高(8.0分),这部剧得到最多的评价是“忠于原著”“还原度高” 。
比武侠剧更惨的是神话剧,“封神榜”和“白蛇传”作为民间流传甚广的大IP,已经被演绎了无数版本 。演绎到现在,神话故事已经虚化为背景,任由创作者们在其中涂抹俗套、拙劣的爱情故事 。譬如苏妲己和杨戬成了青梅竹马,两人不仅一起长大还谈起了恋爱,上演一出“封神绝恋”,这部剧是2019版《封神演义》 。
再比如开了十级美颜滤镜,拍出“网游版白素贞”的2019版《新白娘子传奇》,这个故事不像“白蛇传”,更像是“白蛇传”大型同人剧 。
相比之下,本来就专注爱情的偶像剧落差就小多了,至少不会有观众说感情戏太多 。然而看多了就知道,翻拍偶像剧也是一个技术活,不说剧本和演员,光是灰姑娘邂逅贵公子、失忆、车祸、绝症的桥段,大家就已经看够了 。仅仅是服化道的升级,很难带给观众新鲜感 。
经典作品下限有保证,创作者可规避风险
现在的趋势是,由于翻拍剧频繁扑街,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反感经典翻拍 。那么,到底是什么动力支持着创作者一次次把目光投向经典?
最首要的,可能就是经典作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有广泛的关注度,有较为稳定的受众群体,跟新题材相比,它的下限是有保证的,它的收益也是可预见的 。
所以当影视从业者既不想冒险,又想赚快钱时,这便是一个很好的替代方案 。当然,这也与影视行业原创能力不足有关,如果手头有大把的优质原创剧本,谁还会想去做“二道贩子” 。近几年,翻拍网络小说已蔚然成风,经典翻拍只不过是其中一种,还有翻拍日韩影视剧的,翻拍歌曲的,翻拍游戏动漫的等等 。
对于创作者来说,改编经典是个费力不讨好的差事 。完全创新,害怕原来的观众不买账 。完全照搬,剧情又实在跟不上时代 。能平衡好非常不容易,大多时候是创作者改编的能力跟不上改编的野心,既想着原作又想着创新,最后啥都没做好 。就好比,张一山版《鹿鼎记》,主创们想要有所创新,改编成喜剧风格,没把握好尺度,最后跑偏得离谱 。
以资本和流量为导向是时候作出改变了
当然,这个锅也不能都甩给编剧,众所周知,在国内的影视行业中,编剧的话语权一向不高 。近些年,从平台到投资方、制片方,很多从业者以资本为导向,以流量为导向,以所谓的大数据为导向,就是不以创作为导向 。
电视媒体走下坡路以及视频网站的崛起,也为其创造了特殊的历史背景 。电视剧有了更多的播放渠道,相比以往电视台的精挑细选,视频网站则宽松得多 。以前制作公司比拼收视率,现在各种数据都能花钱买,真假难以辨认 。很多翻拍作品更是由视频网站自产自销,作品自然良莠不齐 。
此外,当下的经典翻拍剧还有捧新人的重要作用 。尤其武侠剧的男女主角,即便演员表现毫无亮点,作品一塌糊涂,也能顶着“第X代XXX”的名号迅速走红 。
最后,受苦的还是观众,花费时间看剧,还得去“洗眼睛” 。有时还要被剧方甩锅,说观众就喜欢看这种 。
成功的翻拍,是用当下的话语解读经典的新内涵,让经典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失败的翻拍,则是打着情怀的幌子消费经典 。大数据和经验可以制造出迎合观众偏好的商品,但却创作不出直抵人心、跨越时空的作品 。不以创作为价值导向的翻拍剧,也该停一停了 。
推荐阅读
- 在恋综里找糖吃,《半熟恋人》《单身即地狱》的CP你嗑到了吗?
- 探班潍坊“定制版”山东春晚
- 深晚报道 | 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启航举办“夜青守护”深宵外展活动
- 诚邀您参加春晚!第二届“金健杯”中老年春晚报名通道开启
- 纪实真人秀《奇遇人间角落》《很高兴认识你》邂逅生活的闪光之处
- 东营市第三届少儿云春晚暨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端上春晚海选火爆开启
- 《大话西游》翻拍获好评,观众鼓掌制片人落泪,导演做对了3件事
- 《青簪行》要翻拍,项目方在拉拢林更新加入,只因他外型和那位差不多
- 重现经典还是东施效颦?这些综艺翻拍的名场面让人尬到头皮发麻
- 日版豆瓣9.2,国内翻拍2.9,连拍摄美食都要被国外碾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