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访谈︱孙家洲:西汉朝廷“大洗牌”与汉文帝的权力运作( 四 )
关于“诛吕之役”的过程 , 我在书中用了三个“冲击波”的比喻之说:
【集团|访谈︱孙家洲:西汉朝廷“大洗牌”与汉文帝的权力运作】“诛吕之役”的第一冲击波 , 是由齐王刘襄、朱虚侯刘章兄弟发动的 。 朱虚侯刘章是宗室成员奋起反击的第一推动力量 。
“诛吕之役”的第二冲击波 , 是由功臣集团的核心人物之一的灌婴巧妙发动的 。
“诛吕之役”的第三冲击波 , 如约发生在都城长安 。 主导者是太尉周勃、丞相陈平 , 宗室成员密切配合的是朱虚侯刘章 。 这是一次标准的“宫廷军事政变” 。
“诛吕之役”本身充满变数 , 从吕氏集团占据了有力的政治地位、垄断了北军的指挥大权等方面来看 , 他们在三大政治集团的关系中曾经掌握了主动权 , 宗室集团和功臣集团的联手灭吕 , 是冒着很大风险的 。 持重的周勃和陈平为此而心怀忧惧 。 但是 , 这场宫廷军事政变发生之后 , 吕氏集团未见任何有效的抵抗和反击 , 就被一鼓荡平 。 真是不堪一击 。 其中的原因很多 , 最主要的是两个:一是三大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严重激化 , 宗室集团和功臣集团无法再忍受吕氏外戚集团的欺凌 , 做殊死反击 , 是他们最应该采取的对策 , 为此 , 他们不惜生死相搏 。 二是吕产和吕禄作为吕氏集团的首领人物 , 在政治判断和军事指挥上的不成熟;就操控政治大局的能力而言 , 他们比周勃、陈平、灌婴、刘章等人相差悬殊 。 吕禄和吕产本来是分掌朝廷最高军政大权的 , 但是他们之间却对重大人事变动事项没有起码的情况沟通;吕禄轻信人言 , 轻易地交出了北军的指挥大权 , 给周勃发动军事政变提供了条件 , 而吕产却根本不知情;吕产身为丞相 , 在宫廷政变已经发生之后 , 不见有任何应对之策 , 几乎就是坐等杀身灭族之祸 。 这样的首领人物 , 在残酷的高层政治斗争中 , 根本不是势均力敌的对手 。 吕太后为他们设计的保身固权的制度和举措 , 也就归于无效了 。
文章图片
《西汉朝廷“大洗牌”——汉文帝入继大统前后的政治博弈》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20年7月
汉文帝的手段
澎湃新闻:汉文帝即位之后采取了哪些手段来处理纷纭复杂的政治关系 , 有效管控推举他上位的大臣们?
孙家洲:大致说来,有如下重要措施:
一是将宫廷禁卫的指挥权交付给随他进京的代国旧部掌控 , 避免自身安全受人操控 , 这就为摆脱强势人物的控制奠定了基础 。
二是对发起“诛吕之役”的人员 , 明诏褒奖 , 不仅对这次宫廷军事政变的正义性加以确认 , 也是对事变发起者的安抚和笼络 。 特别是迅速拔擢武力功臣周勃为右相、明示重用 , 以此来安定朝廷大局 。
三是对参与其事的功臣集团核心人物做区别对待 。 大局稳定之后 , 对发起宫廷军事政变最关键的人物周勃 , 采取了疏远的态度 , 以追问丞相职责所在的方式 , 让周勃在朝廷群臣面前狼狈难堪 , 实际上就是暗中逼迫周勃知难而退 。 对处世最有“分寸感”的陈平 , 则表现出始终如一的礼遇与尊重 。 汉文帝对周勃的不信任 , 是根深蒂固的 。 丞相陈平 , 在这次宫廷军事政变中 , 基本是在幕后策划 , 没有像周勃那样奋力而为 , 陈平的谋划作用也就不太被人所知;再加之 , 陈平事后不居功而多行谦让 , 表现相当低调 。 所以 , 汉文帝对于陈平要“放心”得多 。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 , 汉文帝对周勃、陈平的基本态度 , 是明显不同的 。 在自己的统治秩序建立起来不久 , 汉文帝就开始对周勃加以约束 , 以至于一度下狱;而对于陈平 , 则多有礼遇 。
汉文帝对周勃、陈平的态度之所以有如此不同 , 除了他们两位的性格不同之外 , 更重要的是:汉文帝认定周勃在功臣集团和军队系统中个人威望太高 , 是有可能制造麻烦的人物 , 也就是要重点防范和压抑的对象;而陈平 , 虽然富有谋略机智 , 却不是可以独立制造事端的人 , 也就是威胁性较小、可控性较大的人物 。 更何况 , 只要笼络住陈平 , 不让他与周勃合作 , 以周勃有限的政治智慧 , 其实也难真正给汉文帝制造大麻烦 。 所以 , 汉文帝对两位“诛吕之役”的文武功臣之首 , 实施“一打一拉”的手段 , 其中大有奥妙!发动和参与“诛吕之役”功臣集团成员最重要的是三位:周勃、陈平、灌婴 。 文帝对他们三位的基本态度是:压抑周勃、礼遇陈平、重用灌婴 。 文帝即位之初 , 刚刚完成了登基、谒拜高祖庙的礼仪程序 , 就对三人的职位做了调整:右丞相陈平调任为左丞相 , 太尉周勃转职为右丞相 , 大将军灌婴晋职为太尉 。 到文帝三年(前177) , 免除绛侯周勃的丞相之时 , 灌婴受拜为丞相 , 同时罢废太尉之官 。 原由太尉主管的事权转归丞相负责 。 由此可见汉文帝对灌婴的信任和重用 。 这一年 , 匈奴大规模入侵北地和上郡 , 文帝令丞相灌婴亲自统帅骑兵八万五千人前去与匈奴开战 。 可见文帝对灌婴的倚重 , 一时无出其右 。 到文帝四年(前176)十二月 , 灌婴病故在丞相职位上 , 谥号“懿侯” 。 灌婴担任丞相之职 , 只不过一年左右的时间 , 但是执掌朝廷的文武大权 。 文帝对他的信任和倚重确实很是少见 。
推荐阅读
- 私藏力荐!高质量人文访谈下饭节目《圆桌派 第五季》+《夜晚的角落》
- 《鲁健访谈》: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
- 焦点访谈评饭圈乱象,评论都说王一博粉丝,所谓“顶流”究竟如何
- 名人堂·访谈|传统文化为何能成为出圈的“流量密码”?来听专家对《舞千年》的探讨
- 爱奇艺《我的小尾巴》第二季王耀庆袁咏仪分享体检奇葩事 “安心集团”再放“萌”料
- 从塞尔维亚总统到叶嘉莹、姚明、李子柒,这档网罗各领域名人的高端访谈带你阅读中国
- 名人堂·访谈丨张亚东谈国风音乐:要和当下连接 让音乐具有穿越时空的能力
- 《蓝羽会客厅》特别节目金鸡奖四十年访谈录开播
- 为何访谈类节目在收缩?
- 访谈节目名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