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走马拉多纳的“心脏骤停”,离你我其实也不远

据阿根廷多家媒体报道 , 当地时间25日上午 , 阿根廷球星马拉多纳于家中突发心脏骤停去世 , 享年60岁 。 阿根廷总统府当天发布公告称 , 因马拉多纳去世 , 阿根廷全国进入为期三天的哀悼期 。“一半天使一半魔鬼”或许是世人对迭戈·马拉多纳最多的评价 , 效力阿根廷共计20年的时间里 , 他为球队共计出场91次 , 打进34球 , 并在1986年连过五人进球 , 帮助潘帕斯雄鹰夺得世界杯冠军 。 他是上一辈人热血沸腾的岁月 , 是足球场上的信仰 。

带走马拉多纳的“心脏骤停”,离你我其实也不远
本文插图


(图源:Twitter)然而另一方面 , 他的“上帝之手” , 以及糟糕的身体状态和混乱放纵的私生活 , 也让他饱受争议 。1998年 , 马拉多纳因吸毒过量陷入昏迷;
2004年 , 马拉多纳因肺部感染引发心脏病住院;
2005年 , 马拉多纳因过度肥胖接受减重手术 , 胃部被切除绝大部分;
2007年 , 马拉多纳前往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诊所帮助解决酗酒问题;
2019年1月 , 马拉多纳因为酗酒导致胃出血入院;
......
而就在今年11月3日 , 马拉多纳还因为被发现患有慢性硬膜下血肿(硬膜下血肿是指颅内出血 , 血液积聚在硬脑膜下腔 , 在颅内血肿中发生率较高 , 患者会出现头痛、反应迟钝、一侧肢体无力等症状) , 而入院接受了手术 。长达22年的吸毒史严重摧残了马拉多纳的身体 , 戒毒后他又染上了酗酒 , 并且喜欢暴饮暴食 , 身体严重肥胖 , 而这些 , 都是心脏骤停的危险因素 。“太长不看”版:
1.心脏骤停是心源性猝死的直接原因 , 几分钟内即可造成死亡;
2.心源性猝死往往不可预料 , 但心脏病是其重要的高危因素;
3.久坐、忽视身体信号、不定期体检、肥胖及吸烟是危害上班族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方面;
4.将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与心肺复苏术(CPR)配合使用 , 能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 。
01
心脏病是导致心脏骤停的重要原因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活动突然停止而引发血流动力学衰竭 , 通俗地讲 , 就是指心脏突然停止跳动 , 停止向全身泵血 , 导致大脑和全身重要器官突然缺血 , 几分钟内即可致命 , 心脏骤停是心源性猝死的直接原因 。心源性猝死约占猝死的80% , 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统计 , 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5万 , 而院外抢救率仅为1% 。
带走马拉多纳的“心脏骤停”,离你我其实也不远
本文插图


(图源:123RF)突发、迅速、不可预料和病死率高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特征 , 患者发生猝死事件前可能有心脏疾病表现 , 但猝死的发生往往是无法预测的 。心脏骤停和心源性猝死大多发生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身上 , 尤其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 多达70%的心脏骤停可归因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其他类型的获得性和遗传性器质性心脏病约占院外心脏骤停病例的10% , 包括心力衰竭 , 由高血压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左心房肥厚 , 心肌炎 , 肥厚性心肌病 ,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 先天性冠状动脉异常和二尖瓣脱垂等 。而退役之后的马拉多纳 , 由于吸毒、酗酒等多种不良习惯 , 心脏和肺部都出现过严重的病症 , 身体的新陈代谢也非常差 , 甚至几度病危 。 此外 , 由于肥胖等原因 , 马拉多纳还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及脂肪肝 , 这些无疑都增加了心脏骤停的风险 。
带走马拉多纳的“心脏骤停”,离你我其实也不远
本文插图


(迭戈·马拉多纳/图源网络 , 侵删)但并不是所有的心脏骤停都发生在心血管疾病患者身上 , 不同的研究报告显示 , 45岁以下的心脏骤停病例中有10%-12%无器质性心脏病 , 而纳入较年长患者后该比例下降至大约5% 。换句话说 , 即使你是无心脏基础疾病的年轻人 , 同样有可能发生心脏骤停和心源性猝死 。更为困难的是 , 大多数患者在心脏骤停前会出现如胸痛、呼吸困难、乏力、心悸或晕厥等预警症状 , 但这些症状常被忽视 , 且症状没有特异性 , 也有可能源于其他良性疾病 , 以这些症状预判心脏骤停并不完全适用于年轻人 , 用于减轻或预防心脏骤停发作的意义不大 。02
注意生活方式可预防心脏骤停
尽管猝死难以预料 , 但一些危险因素或许可以帮助我们降低心脏骤停及心源性猝死发生的风险 。事实上 , 大多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 , 同样也是心脏骤停的危险因素 , 其中包括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运动不足、肥胖、糖尿病以及有早发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或心肌梗死家族史等 。中老年人、尤其是明确有各种心脏疾病 , 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病的人 , 或者亲属有心血管疾病甚至猝死的人 , 都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危人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