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后一般在7天后血小板开始减少,如何避免出血的风险?



一般临床上 , 70%--80%确诊为肿瘤的患者都已经处于中晚期 , 常规治疗是要化疗 。 而经过化疗后 , 就会出现骨髓抑制 , 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血小板减少现象 , 使得严重的会导致出血 , 威胁到患者的性命 。
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一般在化疗后的7天开始出现 , 在化疗后的10天 , 血小板计数便会降至最低点 , 在随后的14--21天又会慢慢上升 。
1.对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观察 , 全面监测患者的血小板水平的变化情况 , 还有观察患者的尿液以及大便情况 , 以提高风险的识别意识 , 一旦患者发生异常现象要及时汇报给医生 。

化疗后一般在7天后血小板开始减少,如何避免出血的风险?
本文插图



2.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风险分析和预防 , 根据患者的血小板出血症状进行相应的药物护理 , 当PLT<80×10L时应根据医嘱调整用药剂量或停止化疗 , 以解除药物抑制 , 对大面积放射治疗的患者如果途中出现全血细胞下降应考虑暂时停止放疗 , 化疗时应向患者及家属讲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 加强护理 , 预防感染 ,嘱患者多饮水 , 有出血倾向时使用止血药预防出血血小板输注应在采集后6h内完成 , 不宜在4℃低温保存 , 以免影响血小板输注后的存活率 。
3.心理护理 , 告知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 , 使其对血小板减少会带来的严重后果引起自我警惕 , 使其能主动与之配合 , 对于过分紧张的部分患者也要积极劝慰、耐心开导 , 防止过度紧张情绪给治疗护理带来不利影响 , 对于因疾病本身或其他原因无法沟通的部分患者 , 应与其家属协调配合 , 防止护理不当造成严重后果 。 另外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要对患者做到耐心、细致 , 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 。
化疗后一般在7天后血小板开始减少,如何避免出血的风险?
本文插图


4.饮食护理 , 血小板减少症容易导致出血症状 , 因此医护人员应患者食用患者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
5.对于血小板严重缺少的就要进行隔离治疗 , 在隔离期间 , 要多多关心患者 , 多与患者沟通 , 还有就是要多鼓励患者 , 让患者充满信心 , 积极治疗 , 以顺利度过危险期 , 完成治疗 。
因此临床中十分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进行干预 , 出血风险评估通过对患者的全面观察来识别患者的实际情况 , 主要包括了风险识别、风险危害性、风险预防措施等有关的内容 , 然后针对性进行干预 , 从本次的研究结果可知 , 采用出血风险评估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血小板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并且的血小板的减少比例优于对照组(P0.05) 。
综上所述 , 出血风险评估在化疗造成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出血护理中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能够提高患者血小板细数的改变 , 如此一来 , 就能够有效降低血率的发生 , 值得推广 。
【化疗后一般在7天后血小板开始减少,如何避免出血的风险?】本文为***作者原创 ,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