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和有脚气的人接触,就会得脚气?别傻了,是因为你做错了6点


作者:李厚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足癣俗称“脚气” , 是一种由真菌(皮肤癣菌)感染足部皮肤导致的感染性皮肤病 。 确诊足癣的患者往往会非常担心传染给家人 。 这种风险到底有多大呢?我们就来看看足癣是怎么传染致病的、以及它的传染性到底有多大 。

脚气|和有脚气的人接触,就会得脚气?别傻了,是因为你做错了6点
本文插图
【脚气|和有脚气的人接触,就会得脚气?别傻了,是因为你做错了6点】


一、足癣是如何传染的
病原体:皮肤癣菌
皮肤癣菌是一种嗜角质(也就是喜欢生活在皮肤、毛发、指趾甲的角质层)的真菌 , 它们广泛分布在自然界 , 可以感染角化组织(毛发、皮肤和甲)而致病 。 这些真菌被统称为“皮肤癣菌” , 根据其形态特点 , 又可以细分为小孢子菌属、毛癣菌属以及表皮癣菌属 , 根据真菌培养后的不同形态特点 , 可以鉴别不同种属 。
此外 , 按照它们的分布特点 , 不同的皮肤癣菌还可分为亲人性、亲动物性以及亲土性三大类 , 这对于我们认识足癣的传染途径至关重要 。 足癣按此分为三种传播途径:
亲人的皮肤癣菌容易发生人到人的传染 , 感染后一般为慢性病程 , 皮疹没有炎症反应、或仅有轻度的炎症反应;
亲动物的皮肤癣菌可发生由动物到人的传播 , 感染后症状明显 , 急性发病 , 皮疹伴有强烈的炎症反应如红肿、脱屑 , 甚至出现脓疱或水疱;
亲土性的皮肤癣菌可以发生从土到人或动物的传播方式 , 感染后伴有中度的炎症反应 , 介于前两者之间 。

脚气|和有脚气的人接触,就会得脚气?别傻了,是因为你做错了6点
本文插图



传播途径:直接接触
亲人的皮肤癣菌存在于患浅部真菌病的患者、以及密切接触患处的物品中 , 因此如果密切接触患者 , 或者使用患者的拖鞋、脚盆等用品 , 或者使用洗浴中心拖鞋、毛巾等共用物品 , 或者赤足走在游泳池、桑拿房等潮湿环境时 , 都有可能亲密接触到亲人皮肤癣菌 。
皮肤癣菌在患者自身皮肤的接种、传播也是不容忽视的传染途径 , 所以足癣患者的致病菌还可以通过搔抓、抠脚传染至患者身体的其它部位 , 发生手癣、甲癣、股癣、体癣等 。
亲动物的皮肤癣菌是近年来引起浅部真菌感染的“罪魁祸首” 。 现在大家都喜欢养宠物 , 它们很可爱 , 与人亲密无间 , 这时需要注意小动物的皮肤健康 , 若出现红斑、掉皮屑就需要警惕皮肤癣菌感染的可能 。 与患病动物的直接亲密接触 , 动物在沙发、床上、地毯上的亲密行为等 , 都会增加亲动物皮肤癣菌接触人体的机会 。
亲土皮肤癣菌经常在人赤足行走时与足部亲密接触 。
如果通过上述途径接触到致病的皮肤癣菌 , 你就有可能患上“脚气” 。

脚气|和有脚气的人接触,就会得脚气?别傻了,是因为你做错了6点
本文插图



二、足癣的传染性到底有多大?
足癣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 , 最常见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 可以在人与人之间、动物与人之间、以及土壤与人之间传播 。
接触到皮肤癣菌就一定会得足癣吗?从人体皮肤接触致病菌、到最终发病 , 这是一个复杂、与多种因素相关的问题 。 接触皮肤癣菌后 , 从理论上讲 , 会有发生足癣的可能性 , 实际是否发生与接触菌量的大小、接触者的免疫力是否正常、足部皮肤屏障的完整性、以及足部是否温暖潮湿适宜接种真菌的生长都有关系 。
减少致病菌的接触是防止传染的重要因素 , 所以大家应该保持足部干燥、勤换鞋袜;分开使用足部卫生用品;尽量不要赤足行走;管理好小动物的皮肤健康 。
如果接触者自身免疫力正常 , 没有免疫受损的相关疾病 , 也没有服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用药史 , 同时注意足部卫生 , 注意润肤和保持皮肤屏障的完整 , 那么即使家中有“脚气”患者 , 也不会那么容易被传染 。
*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 , 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 , 亦不能替代执业医师面诊 , 仅供参考 。
*本文版权归腾讯医典所有 , 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 , 违规转载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 。
*欢迎微信搜索并关注公众号“腾讯医典” , 获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