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本科毕业生找工作真的很难吗?( 八 )


以上。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如果觉得有用的话,给我点个赞吧:)
这样我才有动力继续写嘿!!
如果就找工作实习有问题的话,可以找我~都会回复大家的。

今天刚写了一篇关于面试经验的分享,感兴趣的话可以点开看看
HR通常提的一些面试问题是什么?怎么回答?

■看了一些回复,感觉大家误解挺大了,觉得我们不要求经验是要求很低,很好招人。实际情况是我们招人门槛很高,招人速度很慢,当然薪水应该也是很有竞争力的。
比如第一类,我们考察学习怎么样,聪明不聪明,我记得有一个面试题,我面过的C9和常青藤全挂,只有一个爱丁堡的过了。
第二类,我想有工作经验的都会知道,说话得体,能控制好距离感有多么不容易。
第三类,做事有交代,能pass掉90%的年轻人。
以上这些,哪个条件,都比简历上那些虚头巴脑的工作经验门槛高的多。
=======8月23日编辑的分割线==========================
招人也挺难。
我比较特殊,长期做三个完全不同要求,不同行业的面试,同时感觉三个都不好招人,简单从招人的角度说一说,希望有一点参考价值。
第一个的候选人基本都是国内有名的高校或者有海外背景,技术类,这种主要就看在学校学的怎么样,聪明不聪明。如果有非常不错的获奖是加分,其他的社会活动之类的真的不关心。应届生和刚工作的其实比较忌讳简历上啥啥都会,啥啥都精通,经验一大堆。那种一两个月的实习能学到什么呢?不如就写几个真的会的,真的做过的,不怕写的少,顺着你写的往下挖着问几层你都清楚,就会很加分,那种写上一大堆,一问连皮毛都不会,肯定过不了。
第二类的候选人主要就是题主说的普通本科,工作要和人打交道,也有一些技术。这种我们基本只招应届生,而且真的不指望你在学校学了多少有用的“技能”,重要是诚实、真诚、说话得体,能控制好距离感,千万不要学油了,满嘴跑火车。能做到这几点,又有工作意愿,真的就非常难得了。至于技能方面的东西,进来慢慢学就可以了。
第三类的候选人我们就不要求本科了,工作主要生产管理辅助,都有规范的流程,跟着走就可以。这种有经验会好一些,因为上手快,也没有太多人会带你。不要求聪明,也不要求很好的交流能力,就看你仔细不仔细,实在不实在,做事有没有交代。
看了一些高赞回答,都在说怎么包装自己的经历,怎么充实工作经验。可能有时候有用,但是我觉得大部分时候是适得其反的。
都是过来人,一个刚毕业的小朋友能会啥啊,还飙专业名字,能让你这么糊弄的,说明也不是啥好选择。
没错,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到4%,但是任何时候,能做到真诚待人,说话得体,认真努力,做事有交代的人比例更小的多,这样的人更宝贵。而且这样的品质不仅能帮助你找好工作,还会是你一辈子的财富。



■2014年,我从地方的一所知名外国语大学毕业。毕业的时候,我在错过了校招的情况下,通过社招拿到了23个offer(工作机会)。其中有优酷、联想、凤凰、瑞沃迪、大众、央广视讯、意林、新浪微博等,企业规模各异,职位也千奇百怪,有人力资源、行政、编辑、翻译……
我用了半年的时间,面试了将近100家企业,做过50多份简历。这么一看,拿到23个offer也不算多。
正是在这样量的积累下,我找工作的技能值暴涨,最后锁定了自己非常喜欢的行业和工作。
迈出了正确的第一步,才有了之后正确的转型,工作两年后的我月收入有3万元左右。
1时间计算法可以有效缓解找工作期间的焦虑。
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deadline(截止时间),否则人会陷入无尽的焦虑中。面对分工复杂的社会,人容易陷入迷茫和恐慌,对行业和职位不了解,无从下手。
这个时候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学会记录时间,把每天活动的时刻表全部记录下来,比如6:00-7:00洗漱,7:00-8:00学外语……
将每天的活动时刻表记下来,连续一个星期,就能总结出自己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哪里,时间用在哪里就会在哪里产生效果。
对于大部分找不到工作的人来说,用在自我放松、逃避、享受上的时间居多,还有就是重复无意义的行为,比如每天浏览相同的网站,检索同样的公司和职位等,其实这些都是很无效的。
当人学会监测自己的时间都花在什么地方时,很容易调整自己的战略布局,控制自己的行为导向,改变精神涣散、迷茫无助的状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