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看待大学里那种自己不努力,还见不得别人努力的人( 二 )


而当其中一人失败了,你所谓的分享在对方看来,或许只是炫耀以及嘲笑。
02.
所以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靠谱的关系其实是利益关系。
我们之间互有牵绊,双赢互利才是对彼此最好的选择。
03.
记得电影《后会无期》里说,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所以一定要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
走出舒适圈,保持平常心,适当有压力,才是真正的动力。
悄悄告诉你,每次我看到一个回答,想点赞又嫌麻烦,可以双击屏幕自己点,既能鼓舞作者,又很方便自己下次再看。我用这个方法,已经快速标记十来个好答案啦!
最后别忘了,关注我可以随时查看往期的高质量回答~
@乔舒窈

■分两点吧:
只是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努力,是源于「同伴压力」;
而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努力,还对别人的努力冷嘲热讽,甚至企图将对方拉下水,这就是人品问题了。

01
后者很有意思,和这类人相处,你会经常听到耳边有“嗡嗡嗡”的苍蝇声:
“吆,看看人家XX又去图书馆,多努力,不像我……”
“傻子才去兼职,没事了的话,玩会游戏睡会觉不好吗……”
“你没事出去跑什么步,小心崴脚大腿骨折……”

以上还是“明枪”,
如果大学四年内没对你使用“暗箭”,
那家伙,好啊。
你真得连夜回老家,在老天爷尊像面前拜一拜。
——感谢人家对你的“不杀之恩”。
因为看似表面上还跟你客客气气的,
但在背后,她可能
摸着自己肚子上的五花肉,支撑着熬了数夜的眼皮,
驼着穿了三年背背佳都没纠正过来的背,吃着第18份外卖,
望着「靓丽、自信、认真、有规划、努力」的你,
忍住了第36次想把你钉在墙上的冲动,嘀咕着第72次「恨你不死」的咒骂。

人最不好的就是这一阴暗面。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你工作上班,努力挣钱一个月8000,一个同事一个月只能挣5000。
他不想着自己加油干涨工资,想得却是怎么打报告,怎么把你给贬下来。
他不想着如何进行个人提升,想得却是如何将你拉下水。
这种行为上的「恨人不死」,其实很大程度是因为没有正确克服「同伴压力」带来的强大的心理负担。
最终去做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

02
有“同伴压力”其实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所谓同伴压力,就是指怕被自己一个圈子里的人排挤掉,淘汰掉或者不认可。
你不会向马云仇富,
你也不会嫉妒彭于晏的帅,
但你见不得,和你水平差不多的小王,在学习上超越你;
见不得,和你颜值一般高的小李,却找了一个很漂亮的女朋友。

之前在微博看到,一个二十六七的女孩子发布的一篇“自省文章”。
她说她最近将微信的朋友圈给关了,自己不去发朋友圈,也不想看到别人的朋友圈状态。
为什么她这样自觉地隔断这些人的人脉?
她自述:我现在越来越见不得别人好了。
看到别人秀恩爱,不舒服;
看到别人到处旅行、吃大餐骑大象,有点难受;
看到别人又加薪升职,羡慕的同时,又有点小恨。
眼不见心不烦,就直接把朋友圈关了。
但同时,她又质问自己:我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

我想:
这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嫉妒心强,而是同伴压力带来的一种心理负担。

当你看到别人走优秀的道路上,还能为自己的“碌碌无为”感到压力时,
这证明你还有厚积薄发,后来居上的能力。

但当你看到别人洒脱地说着“世界这么大,我想出去看看”时,
看到别人事业蒸蒸日上,爱情也幸福美满时,
却感觉不到任何压力,只低头对自己说:
“算了吧,我已经烂泥扶不上墙了”。
这才是真正的危机时刻吧?
咋看待大学里那种自己不努力,还见不得别人努力的人




看到这个问题,我心领神会地笑着摇了摇头:
「这说的不就是XXX嘛」
大家身边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人吧?
「她每天就知道学学学,其他什么也不会啊」「他赚那么多钱,可是每天也过得不开心啊」看到你付出,看到你拥有,嘴上偏爱说风凉话,
无论主观客观,又各种给自己的懒惰无能找借口。
咋看待大学里那种自己不努力,还见不得别人努力的人

用几年前的热词形容,这种心理叫做:
「羡慕嫉妒恨」。
用心理学的术语解释,这种行为混杂着
「嫉羡」和「嫉妒」。
嫉羡是一种两人状态,当别人拥有某种自己渴望但缺乏的特质时,会产生嫉羡心理。嫉妒是一种三人状态,当我们已经拥有的东西受到第三人威胁时,会产生嫉妒心理,白话一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