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患者大脑结构异常
抑郁症状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之一 , 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占比高达25%-50%(Herniman et al., 2019; Dai et al., 2018) , 与心理社会功能受损、自杀风险及高复发率均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 目前 , 尚无明确证据阐明伴发抑郁患者具有特异性行为和脑形态学特征 。 因此 , 将抑郁症状作为独立的精神分裂症诊断依据始终饱受争议 。 对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患者的大脑形态学特征的探索 , 将有助于加深对这一亚群发病机制的理解 , 为独立的临床识别和诊断提供实证证据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张向阳研究组副研究员魏高峡等采用磁共振成像技术 , 对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对照组成员进行基于表面的形态学测量及抑郁症状的评估 。
研究发现 , 伴发抑郁患者在左侧扣带回峡部表面积以及同一脑区的灰质体积上出现显著增大 , 且这些异常增大的脑区能够预测其临床的抑郁症状 。 结果提示 , 扣带回的结构异常现象可能是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症状的重要神经生物学标记 , 对于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疾病的独立诊断识别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Human Brain Mapping上 。 研究工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心理所自主部署项目的资助 。
本文插图
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患者的异常大脑结构(淡紫色为异常的峡部扣带回)
【科学家发现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患者大脑结构异常】
推荐阅读
- 发现食物中毒怎么办?
- 抑郁症的早期症状有哪些表现?这五个症状及时发现别延误治疗
- 吃什么对血液循环好
- 吃外面的东西就拉肚子
- 夏季减肥食品有哪些
- 戒烟期间吃什么好呢
- 吃饭左下腹疼痛的原因
- 吃东西不消化想吐为什么
- 精神分裂症的饮食保健方法
- 精神分裂症食疗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