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一附院某科室主任被实名举报,我们找到了举报人……( 三 )


下午2点 , 呼吸内科候诊室的几十张椅子已经坐满了 , 等候王静的患者最多 。
他们来自河南省各县市 , 大多数患者为了挂王静的号 , 几乎都提前两周预约 。 然后在两周后的今天 , 花几个小时 , 一大早出发 , 从各个县市赶来 。
每一个诊室里 , 问诊医生都有两名助手 。 他们帮助医生写病历、叫号 。 在最受欢迎的专家诊室前 , 两三张桌子拼成一排 , 四五个医生坐在一起 , 收集患者病历 。
在王静诊室门口等候的病人 , 和别的诊室里只拿着病历本的初诊病人不一样 。 他们大多是已在其它医院做过检查 , 当地医院解决不了他们的问题 , 才过来找王静的 。 他们提着片子、面色凝重 。
下午四点左右 , 呼吸科其它医生的诊室陆陆续续地空了 。 但直到五点半 , 王静诊室前仍旧有三拨提着片子等待的病人 。
他们等了好久 , 不见叫号 。 其中一个眼尖、等不及的患者 , 偷偷打开了诊室的门 , 她仔细看了一眼里面的医生 , 冲着后面排队的患者说 , “王静不在里面 , 里面的人和照片不一样 。 ”人群开始骚动 , 大家围在门外 , 七嘴八舌地闹了起来 。
“大老远来的 , 看的还不是王静 , 可以退号吗?”
“王静的号是30元 , 别的才10元 。 ”
年轻的医生助手出来 , 耐心解释说 , 王静有一个临时会诊出去了 。 让同科室的人替代一下 。
解释并不奏效 , 提前一两周预约好了王静的号的患者们依旧不依不饶:“里面医生和王静是一个级别吗?”一位患者拿出手机开始百度那一位医生 。
到了晚上六点 , 患者还没有全部散去 。 旅馆的推销人员在门诊室外扯着嗓子问 , 住宿吗住宿吗?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
一周前 , 权威机构公布的2020年公立医院门诊量和手术量 , 郑大一附院都是全国第一 。 与此同时 , 住院楼的大门口 , 卖衣架、被子的商贩 , 已开了随身携带的灯;推着行李箱的患者挤来挤去 , 这让人仍旧无法抹掉郑大一附院被调侃为“宇宙第一大医院”的固有印象 。
这些患者们并不知道这几天王静正处在舆论风暴中 , 他们更不知道 , 这是王静直到今天(12月13日)的最后一次出诊 , 那天下午 , 在他们等待中消失的王静 , 后续的几天内 , 再也没有出现在郑大一附院呼吸科的诊室中 。
当向呼吸科的医生们提及王静及举报信时 , 医生们都回避 , 闭口不言 。 郑大一附院的宣传处在当天向媒体表示 , 事情还在调查中 , 会尽快公布结果 。
舆论依旧在发酵 。
12月10日晚上8点 , 当接通举报信中牵涉的另一人——王静丈夫、郑州大学教授张茂林的电话时 , 他声音很小 , 略显疲惫 。 在说明身份和来意之后 , 王静的声音出现 , 当问及举报信涉及的内容时 , 她语气礼貌地回应:“医院有宣传处 , 一切听他们的 。 ”然后 , 她迅速挂断了电话 。
实名举报者:
正在走程序 , 曾经是朋友
12月9日上午 , 映象网联系上了实名举报者袁女士(实名袁茹) 。 袁女士称 , 举报这件事 , 不是她一个人办的 , 还有几个朋友在一起弄 。
关于事情目前的进展 , 袁女士称 , 已经实名向相关单位举报 , “正在走程序 。 ”
举报者告诉封面新闻采访人员 , 她和王静认识10年左右了 , 曾经是朋友 , “实在看不惯她的违法犯罪行为 , 太恶劣了 , 所以才举报 。 ”
她说 , 她之前和王静产生过矛盾 , 但这不是她举报王静的原因 。
郑大一附院:
知道此事 , 正在调查
郑大一附院负责宣传的曹某称 , 呼吸二科主任王静遭实名举报一事已经知道 , 目前正在向领导汇报情况 。
12月11日 , 郑州市一名患者称 , 他挂的王静的号被退 , 王静在医院官网上的网络挂号状态显示为“未开放” 。
被举报人:
禁得住查 , 未停诊 , 和举报者有债务纠纷
对于袁女士的实名举报 , 北青-北京头条采访人员于12月10日联系到被举报人王静 。 王静回应称 , 目前自己正在配合医院成立的专项组调查 。
在举报动机上 , “因为我们曾有过债务纠纷 , 我打官司打赢了 , 她(袁女士)不愿意给钱 , 开始恶心我了 。 ”至于举报信中提到的巨额流水交易记录 , 王静说 , “无中生有 , 里面好多都是假的 , 把我们家人的名字 , 我自己的孩子、我妈 , 都说成是医药代表 , 出现在转账记录里 。 ”
王静称 , 希望调查组能够公平公正地展开调查 , “还我清白” 。 另外 , 对于个人信息的披露和举报信中提到的违法犯罪等问题 , 王静称她将保留法律诉讼的权利 。 “举报信中所有的流水都是我们打官司的时候我提供给法院的 。 为什么我的个人信息会到她的手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