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大?情绪差?焦虑、抑郁、失眠?试试这个办法
本文插图
点进来的你 , 是不是正在为考研做最后冲刺?或者 , 正在为年底的工作指标焦头烂额?又或者 , 正在为其它问题而情绪低落甚至夜不能寐?
在学业、职场、家庭、人际社交中 , 我们总是或多或少难免遇上类似下面这些问题 , 产生负面心理情绪状态:
本文插图
图片来源:自己做的
有些朋友经过自我调节即可回归良好状态 , 有些朋友可能越陷越深……
在情绪管理、心态调节方面 , 自我调控难免带有局限性——不是每个人都天生自带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身边亲友的支持和理解 。
除了努力自我调节和控制之外 , 你还有一个寻求帮助的科学途径——可以试试向精神心理科医生求助 , 少走弯路 , 减少内心的煎熬与消耗 。
但是 , 很多朋友 , 一想到要看精神心理科 , 心里便忐忑不安 , 或犹豫不决 , 或闻之色变 , 怒发冲冠 , 甚至在综合医院所有科室所有检查转了无数圈下来 , 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不说 , 仍然不愿意面对精神心理科 。
本文插图
邓兰芳
丁香医生入驻医师
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主治医师
看精神心理科医生
并不是一件「羞耻」的事
导致大家对精神心理科闻之色变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 其中较为普遍和重要的一点是病耻感和社会歧视 。
社会常会对精神障碍有污名化的代称 , 如「疯子」或「痴线」等 , 片面和刻板地认为所有的「精神障碍」可能都会有危险性和冲动风险 , 进而可能会不愿意与任何精神障碍患者一起工作、学习或生活 。
同时 , 爱面子的社会文化氛围 , 也很难包容精神障碍 。 这些都能让人产生病耻感而抗拒正常的精神心理科就诊 。
本文插图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但事实上 , 仅仅很少部分的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在发病期可能存在冲动风险 , 并非所有的精神障碍患者都会如此 。 从广义上来说 , 在所有精神障碍中 , 重性精神障碍所占的比例远低于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问题的比例 。
而且 , 不是有病才需要看精神心理科医生 , 去看医生也不代表自己就一定得病 。
任何人 , 在人生的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方面(学习、生活、工作、家庭、亲子、婚恋、情感……) , 都可能会碰到较难独自顺利处理的困境 。
这些情况下出现困惑、焦虑、抑郁、失眠、躯体反应等问题 , 可能在所难免 。
用医学的思路来看待这些情况的话 , 无非是:出现了问题 , 咱找相应的医生来协助自己处理这些问题 , 让自己回归到良好的状态 , 从而继续该干啥干啥 。
本文插图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所以 , 虽然「去看精神心理科医生」 , 意味着把自己置于「可能有精神心理障碍」的处境中 , 但是若确实能解决咱们的问题和困扰 , 暂时按住那些顾虑 , 试一试迈出第一步 , 也许思路和情绪便豁然开朗 。
当然 , 也不用担心泄露隐私 。
个人的精神心理科咨询就诊记录作为隐私信息 , 必然会得到严格的尊重和保护 。 隐私保护这一原则 , 是精神心理科医生入行必备职业要求和准则之一 。
日常心理困惑和情绪困扰
都可以来问精神心理科医生
咱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 , 来初步理解一下精神心理科医生能为大家做些什么 。
? 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一些压力事件
比如 , 学习压力、考试焦虑、晋升压力、生意受挫、恋爱受挫、婚姻危机.......它们可能导致咱们进入情绪不好、心理困惑、状态不佳、难以自拔等状态 。
【压力大?情绪差?焦虑、抑郁、失眠?试试这个办法】
本文插图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这些状态 , 可能并没有达到疾病的严重程度 , 对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的影响也相对很小 , 但自己可能又难以独自调整和排解 。
这时可以尝试心理咨询 , 可能会有用 。 很多时候 , 大家需要的可能就是一个可靠的、能好好倾听自己的吐槽并能体会自己的那么一个听众 。
推荐阅读
- 神经性皮炎食疗方法
- 便秘能吃大白菜吗
- 气血不足应该吃啥
- 吃什么补血 四大食疗法补血益气
- 皮肤过敏能吃大头菜吗
- 乳腺增生治疗方法 乳腺增生的食疗方法大全
- 扁桃体炎食疗方法
- 高血压能吃大头菜吗
- 大蒜泡醋有什么功效?
- 大蒜生吃竟能护心 这五类人要排除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