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浆容易“中毒”,2岁以下儿童不建议食用,它的禁忌还有三点!


大家好 , 我是米医生
门诊上 , 经常有患者问我:米医生 , 牛奶好还是豆浆好啊?

豆浆容易“中毒”,2岁以下儿童不建议食用,它的禁忌还有三点!
本文插图



这个问题很类似——你觉得 , 爸爸好 , 还是妈妈好啊?
人无完人 , 食物也是一样
没有好或者不好
只有适合或不适合
只有适量或不适量
任何人 , 任何食物 , 都有自己的优缺点
真正的问题在于——你会不会用它 , 如何用它
先说牛奶
牛奶 , 中医称它为牛乳
绝大部分医书都把它定义为:微寒
《本草分经》:牛乳 , 甘微寒 , 润肠胃 , 补虚劳 , 解热毒 。
《别录》:牛乳微寒.补虚羸 , 止渴 , 下气
《千金·食治》:味甘 , 微寒 , 无毒 。
正因为它微寒 , 所以牛奶的禁忌是什么?
《本草经疏》:''脾湿作泄者不得服 。 ''
脾虚有湿 , 大便不成形 , 便溏者不建议吃

豆浆容易“中毒”,2岁以下儿童不建议食用,它的禁忌还有三点!
本文插图



【豆浆容易“中毒”,2岁以下儿童不建议食用,它的禁忌还有三点!】再看孙思邈和朱丹溪如何用牛奶
在治小儿吐乳时 , 孙思邈和朱丹溪都是建议牛奶+韭菜汁 , 还有生姜 , 搅匀后温服
韭菜 , 生姜都是性温偏热的
用来反佐牛奶的寒
李时珍指出牛乳适合什么人?
适宜老人煮粥
上年纪的老人 , 多见肾阴不足 , 阴血不足 , 大便干燥 , 有虚火 , 正好可以用牛奶的甘寒配上粥 , 去润燥和中 , 下气 , 补虚
豆浆呢?为什么祖先要把好好的黄豆用一个晚上去泡软 , 磨碎 , 再煮熟过滤了喝?
尤其以前工业化不发达 , 不累吗?
豆浆是用黄豆做的 , 性平 , 色黄 , 入脾胃 , 可以补脾胃
但豆类都有一个缺点——容易滞气(容易不消化 , 吃多了打嗝)
于是古人想到一个办法 , 把黄豆浸泡一夜 , 再把它磨碎 , 加水过滤 , 把上面稀的那部分(容易消化的)做成豆浆 , 下面浓稠的加入石膏还有卤水凝固后做成豆腐
这样吃下去脾胃就更容易消化吸收黄豆的营养

豆浆容易“中毒”,2岁以下儿童不建议食用,它的禁忌还有三点!
本文插图



一个是黄豆做出来的 , 中性 , 没有偏性 , 可以补脾胃;
一个是牛的血液所化 , 能养血脉 , 润五脏 , 补虚 , 但偏寒 , 老人建议配合粥(粥可以调和脾胃)一起吃;
以上是中医的见解
如果换成现代营养学成分论来看 , 那就更简单了

豆浆容易“中毒”,2岁以下儿童不建议食用,它的禁忌还有三点!
本文插图



牛奶唯一的优势是钙含量比豆浆高
但前提你得吃的下去 , 消化吸收的了啊
消化吸收靠什么 , 还是脾胃
中国有多少人是喝牛奶腹泻 , 乳糖不耐受的 , 这里就不展开了
另外 , 最最重要的是豆浆的胆固醇和脂肪含量都比牛奶低的多
也就是说 , 针对三高人群 , 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来说 , 豆浆真的更友善

豆浆容易“中毒”,2岁以下儿童不建议食用,它的禁忌还有三点!
本文插图



然后我们再看第二个问题
很多患者会问我:乳腺增生可以喝豆浆吗?子宫肌瘤可以喝豆浆吗?
很多患者都担心豆浆里的雌激素会让子宫肌瘤变大
其实从中医的角度来看 , 子宫肌瘤还有乳腺增生 , 都与现代女性压力较大 , 肝气不舒+痰瘀体质有关
即便从西医角度来看 , 其实豆浆里没有雌激素 , 豆浆有的只是植物雌激素 , 它的主要成分是大豆异黄酮 , 虽然名字里有雌激素 , 但它跟雌激素是不同的 , 只是结构上有一点像雌激素
只有在你身体内雌激素水平不够的特定的情况下 , 它才能跟雌激素受体进行微弱的(划重点)微弱的结合
但是大豆异黄酮的雌激素作用非常微弱
大概只有真正雌激素相同浓度的万分之一甚至更少
这点点微弱的雌激素样作用根本不足以刺激子宫肌瘤和乳腺增生

豆浆容易“中毒”,2岁以下儿童不建议食用,它的禁忌还有三点!
本文插图



其实吃牛奶吃豆浆不重要 , 吃太多才是问题
与其担心每天喝150ml豆浆会让你子宫肌瘤变大 。。。。
不如多多注意情绪(肝气不舒问题)
多多注意控制体重 (西医认为脂肪细胞每天也会产生微量雌激素 , 中医认为肌瘤与痰湿莫大关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