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医保谈判开始!为期三天,又一波药品降价来了



2020年国家医保目录谈判正紧张进行着 。
据悉 , 此次谈判为期三天(14日-16日) , 谈判产品涉及癌症、精神疾病、眼病、儿科等药品品种 。
媒体的报道显示 , 这次谈判 , 公众的焦点聚集在PD-1以及罕见病药物领域 。 根据去年的经验 , 医保目录谈判的成功率为64.7% , 150个参与谈判的药品 , 有97个谈判成功 , 其中 , 抗癌药(22个)、慢性病用药(14个)及罕见病用药(7个)占了大头 。
回顾过去几年 , 每一轮创新药谈判都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 尤其在纳入品种、降价幅度等方面 , 都将影响相关药企未来经营状况 。
第一轮医保谈判始于2015年 , 由前国家卫计委组织开展了首批国家药品价格谈判试点工作 , 参与谈判的3个品种:慢性乙肝一线治疗药物替诺福韦酯 , 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药物埃克替尼和吉非替尼 , 价格平均降幅58%左右 。
2017年 , 人社部公布第二轮医保谈判结果 , 其中涉及利拉鲁肽注射剂等36种药品 , 包括肿瘤靶向药、心血管病用药以及血友病等重大疾病的药品 , 平均降幅达44% , 降幅最高达70% 。
2018年 , 由国家医保局主导的抗癌药领域的专项谈判 , 确认17个品种纳入医保范围 , 涵盖了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慢性髓性白血病、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10多种癌症治疗用药 , 价格平均降幅达56.70% 。
第四轮医保谈判发生在2019年11月 , 共涉及150个药品 , 其中包括119个新增谈判药品和31个续约谈判药品 , 主要覆盖癌症、罕见病、肝炎等10余个临床领域 。 119个新增谈判药品谈成70个 , 价格平均下降60.7% 。 31个续约药品谈成27个 , 价格平均下降26.4% 。
从前四轮谈判来看 , 几乎新增纳入医保范围的相关品种价格腰斩 , 2019年价格降幅更是被外界称之“灵魂砍价” , 首次超过60% 。
相比于去年 , 今年的医保目录调整方案有所改变 , 首次实行了企业自主申报方式 , 并将新药上市的申报截止时间延长至8月17日之前 。
这一举措增加了参与医保谈判的药品数量 , 据今年9月医保局披露共有751个药品通过了医保目录调整形式审查 , 但最终进入谈判的有多少品种 , 官方并未公布 。

截至12月14日 , 首批中成药企业谈判结果已出炉 。 据悉 , 该公司相关中成药最终降价1/3左右 。 相对于2019年降价60% , 此次谈判降幅相对“温和” 。 从现场氛围来看 , 有药企称 , 现场价格压得非常低 , 砍价幅度比去年还要大;也有药企透露 , 正常报价即可 , 不用太过于紧张 。
与化药相比 , 中成药由于工艺、原料的差异性 , 质量的均衡性较难评判 , 且中成药适应症较广泛、临床应用范围较广泛 , 集中采购复杂程度较高 。 因此 , 之前国家集中采购主要集中在化药领域 , 对于生物制品及中成药的带量采购还停留在地方层面 。

随着我国化药领域带量采购的常态化 , 中成药的带量采购也将逐步推进 。 今年7月15日-16日 , 国家医疗保障局有关司室召开座谈会 , 就生物制品(含胰岛素)和中成药集中采购工作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 , 研究完善相关领域采购政策 。

2020医保谈判开始!为期三天,又一波药品降价来了
本文插图
图:2011-2019年中成药市场规模及增速;


2019年 , 我国中成药市场规模为5271.73亿元 , 同比下降7.96% 。 近年来 , 中成药市场规模震荡下行的原因 , 一方面 , 由于部分中成药营销模式存在瑕疵 , 各地政府相继出台重点监控目录限制中成药“野蛮生长”;另一方面 , 说明书修订风波持续发酵 , 近年来 , 一批中药说明书被要求增加警示语 , 并对不良反应、禁忌和注意事项进行修订 , 如蒲地蓝、脑心通胶囊等 。
此外 , 政策监管趋严也对中成药的处方量造成了一定影响 。
2019年7月 , 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的通知》 , 规定非中医类别医师经过不少于1年系统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并考核合格后 , 方可开具中成药处方 。 这也意味着 , 西医师短期内无法开具中成药处方 。
【2020医保谈判开始!为期三天,又一波药品降价来了】2020年版医保目录最终结果尚未可知 , 但根据以往经验 , 创新药上市后纳入谈判目录 , 以较大价格降幅换取放量契机 , 已逐渐成为常态化 。 当前中成药医保占比仍处于较低水平 , 而中成药此次进入国家医保谈判可谓是一次“补考” , 这或许会直接影响中成药的临床数据 , 及行业长远发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