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大便|经常“憋大便”好不好?三大危害需尽早了解,看完还敢憋吗?


部分人因为工作繁忙或在公共场所不得以憋便 , 偶尔一两次没有问题 , 但长时间憋便会引发多种问题 , 甚至会憋出痔疮和肠癌 。
粪便是如何产生的?
食物进入食管后会被消化液研磨成食糜 , 再进入小肠中 。 小肠中的胰腺液和肠液以及胆汁 , 能把食糜分解成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 不易被身体所吸收的营养物质和纤维 , 在消化过程中会推向大肠 , 然后进行再次分解和吸收 , 最终形成粪便 。 粪便会被推到直肠部位 , 神经可感受到直肠胀大 , 然后发射出排大便的信号 。
【憋大便|经常“憋大便”好不好?三大危害需尽早了解,看完还敢憋吗?】
憋大便|经常“憋大便”好不好?三大危害需尽早了解,看完还敢憋吗?
本文插图



憋便会怎么样?
1、引起便秘
被憋回去的粪便会重新返回到结肠中 , 然后再次被吸干水分 , 导致粪便变得干硬 , 从而引起便秘 。 由于肛门经常承受较大的排便压力 , 干硬的粪便跟肛门持续摩擦 , 这样会使得肛垫受到损伤 , 进而引起脱垂 , 导致痔疮 。
2、引起肠源性口臭
又干又硬的粪便长时间在肠道中停留 , 可引起腹胀和腹痛 , 甚至会引起恶心呕吐等 。 发生便秘后可减少肠道中益生菌含量 , 增多致病菌 , 使得肠道菌群发生紊乱 , 从而减少益生菌代谢产物 , 诱发肠源性口臭 。
憋大便|经常“憋大便”好不好?三大危害需尽早了解,看完还敢憋吗?
本文插图


3、导致肠癌
长期憋便的人患肠道癌的风险比普通人高达好几倍 , 这类人易患上结肠息肉和结肠黑变病 , 一旦恶化就会发展成肠癌 。 另外便秘也会诱发猝死 , 尤其是心肌梗死、心脏病以及高血压患者 , 往往因为用力排便而导致心脏骤停 。
如何让排便更加顺畅?
1、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
通常 , 早晨醒来后或早餐后20分钟易出现便意 , 需立即去厕所排便 。 不能硬憋着 , 不然会扰乱生物钟 , 影响排便习惯 。 不管有没有便意都要去厕所蹲一蹲 , 久而久之能形成条件反射 。
2、排大便时要专心致志
很多人一边排大便 , 一边玩手机 , 但这样会分散排大便的注意力 , 没有精力接收肛门发射出来的信号 。 本来3~5分钟就能完成排便 , 但玩手机排大便会延长排粪便时间 , 引起双腿麻木 。

憋大便|经常“憋大便”好不好?三大危害需尽早了解,看完还敢憋吗?
本文插图



3、多吃含膳食纤维食物
平时应多吃含膳食纤维的各种杂豆类燕麦、玉米和糙米等 , 能促进胃肠道蠕动 , 利于大便顺利排出 。 同时要养成主动喝水的好习惯 , 多喝水能软化大便 , 尤其是早晨醒来后空腹喝杯温开水 , 能起到润肠通便效果 。
4、坚持做提肛运动
提肛运动也就是有规律的向上提收肛门 , 先保持全身心放松 , 然后让肛门不停的做松紧运动即可 , 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 , 这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 有效预防痔疮 , 而且也能缓解尿失禁 。
温馨提示
憋大便给身体带来的危害远远超过人们所想象的 , 因此必须要戒除 。 平时要减少久坐时间 , 每坐一小时至少站起来活动10分钟 。 每天晚上睡觉前对腹部按摩 , 能为胃肠道蠕动提供动力 , 缓解便秘问题 。 若有顽固性便秘 , 还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 不能自行用泻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