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努力越焦虑。我们究竟应该咋样享受生活( 二 )


■去做喜欢的事情,并不是一句假大空话。勇敢!

■写在前面:如果实在很痛苦还是要去看医生
努力本身是会带来焦虑的比如像高中有时候努力刷题上课听课还是没有进步一样
其实你自己也说了是因为太注重结果和意义了所以可以试着调整一下抽出一些时间面对真实的自己的内心
都长大了都在学着成长和一步步认清自己吧
说实话我也没有目标你要我现在专业上给我任务或者做什么都还OK我可以去完成但我心里知道那个东西不是我的之前会特别焦虑感觉虚无别人都有目标有喜欢的人有梦想和爱好可是我找了很久还没找到(也可能是懒哈哈哈哈
我觉得人生的意义就是这种一步步的自省的结果其实你说的意义很多都是利益不是真的意义对我来说经历过的都是生活的意义不再执着于当下就要个结果了
不过这种微妙的感受要自己去体会吧

■谢邀
记住那句话
“活在过去容易后悔
活在将来容易焦虑
活在当下才能幸福”
别想太多以后,别想太多干什么有什么用,也别想太多能不能做好
去做就好了
你不做总是好不了的
■努力伴随着焦虑的问题我最近也经历过,我讲下这一年的自身经历吧,希望能有所借鉴。
我15年高中毕业后没选择读大学,而是考上了了一家国企的培训学校,毕业后顺利的当上一名技术工人。在此期间我发现自身与外界环境格格不入,业余时间看本书找不到人分享,甚至不想说给别人听,因为他们会觉得你在炫耀,来让他觉得我很厉害。在这里,仿佛游戏,家常里短才是主旋律,工作之余看本书、学些东西这些“特立独行”会被排斥(行为上的疏远,和言语上表现出来的排斥),年纪小的会直接在言语和行为上表达出来,年长些的因为家里的孩子和我差不多大到是还好。
身处制造业,从高中毕业时对未来的迷茫,到现在有一定的认识,越来越觉得我需要大学作为平台,在以大数据自动化为趋势的制造业,高中学历的我可能连一丝机会都不会有就被淹没。所以我决定在工作的同时,自学高考。我写这篇文章时高考已经结束两天了,我就自身的经历来聊一聊努力和焦虑的问题。
首先,我有必要说明一下我的工作状态以及时间规划:身处钢铁企业,四班三运转,简单的解释就是,以八天为一个周期,两个白班8:00——16:00,两个中班16:00——24:00,两个夜班24:00——8:00加上一天休息,一个周期结束。鉴于自身条件,无法像高中生那样作息,我给自己定订了一个规矩:每天下班去自修室学习八个小时,上白班就晚上去,12点~1点回家,上中班就凌晨去,早上9点左右回家,上夜班,大概下午6点回家。就这样坚持了一年直至高考。在此期间,我或许会比其他人更努力,但是我很焦虑,这焦虑可能会发生在上班的路上,凌晨下中班去自修室的路上,原因大概是源至于想要抓紧一切时间想要提升自己的心情吧。
在我准备高考的这段时间里,因为睡眠不足,一天大概睡四个多小时,记忆一些东西效率很低,在加上因为工作原因,必须一八天为一周期,学习知识点,做题和复习一样不能少,否则前功尽弃。慎重考虑了一下,觉定战略性放弃语文和英语,我必须这样做,否则我时间根本不够。在这种情况,也经常由于下班很累,躺床上歇会,结果直接睡到第二天上班的情况,很显然,这八天报废掉了(报废掉了是指,因为练习不够,知识点记忆不牢,又没那么多时间用来复习,导致遗忘。)
就这么磕磕绊绊走到了高考,我不清楚结果会怎样,但是我坚信这段经历会让我受益终身。我希望我的这段经历可以给后来者一个借鉴,也给努力中伴随着焦虑的朋友一个对照。
有些时候焦虑是因为没找到方向,努力看不到收益;有些时候确实是非常努力,但是是为了两件事情,放在一起看很厉害,但是分开看,每件事别人都可以很轻松的坚持下去。
写在最后,我很清楚辞职,乃至去复读什么的会给我带来更多机会,但是我个人觉得,过去就是过去了,没珍惜就是没珍惜,想要去改变,就在现有条件下做到最好。

■过度的使用理性,就会这样,追求价值和效率最大化,在逻辑的,计算的世界里迷失。
解决的方法也是回到体验上,回到内心的感受上。
如果如果你能品尝到一块糖的香甜,就不用翻阅查阅大量的资料,去弄明白“甜”到底是什么一回事。
大概是这个意思。
具体的操作是放下思考,来观察自己的情绪,或者身体的感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