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界》陈婕:医生爱看的医学内容长啥样?
在美通社今年第17场线上新传播茶会直播活动上 , 我们邀请了医学界传媒联合创始人、总编辑陈婕 , 围绕“医疗药企如何合规借助媒体进行健康传播” 的主题 , 从内容规划和内容创制两个方面 , 探讨如何打造医生爱看内容 。
本文插图
以打造 “爆款”的医学内容 , 首先建议从内容规划层面把握这种内容的特点:合人性
本文插图
以吸引读者关注 , 激发转发 , 内容就必须富有社交性 , 如新鲜、有趣、好奇、炫耀等 。 相反 , 如果内容比较私密 , 即使能引发读者共鸣 , 也很难激发分享、交流和讨论 , 因为从人性角度来讲 , 我们很少会主动传播这些内容 。 提供合理的信息量好的内容要能够给读者提供信息增量 , 比如新的观点、新的角度 , 但又必须和读者已有的知识积累产生链接 , 不能脱节 。 另外还需保持合理的信息密度 , 帮助读者从中找到快乐和兴奋感 , 形成主动转发和传播的动力 。 亮眼的标题与题图
本文插图
在微信公众号信息流里面获取关注 , 亮眼的标题和题图设计也非常重要 。 陈婕女士举例说明 , 遇到长度较短的标题 , 可以通过在字与字之间加入空格的方式 , 让标题保持合理的长度 , 而题图则可以运用鲜亮的颜色 , 抓住读者眼球 。 操盘高能量情绪高能量情绪在社交媒体上更容易被扩散 。 因此 , 焦虑、愤怒、沮丧 , 悲伤或兴奋、开心、热情、狂喜等高能量情绪的运用更能激发转发和主动传播 。 了解 “爆款”医学内容的特点后 , 具体可以怎么做?陈婕女士分别从选题和创新两个角度进行了阐述 。 首先说选题:医生眼里不只有学术 , 还有职场生活和医学人文 。 以下“中国医生资讯需求分层”是《医学界》进行内容选题的底层逻辑 。 不同层次的需求匹配不同角度的选题 , 再进行内容挖掘 。
【《医学界》陈婕:医生爱看的医学内容长啥样?】
本文插图
一个好的选题需要具备与日常生活高度关联、与目标人群的高度关联、与近期热点高度关联三个特点 。 要做一个好选题 , 抓住用户心理是关键 。 陈婕女士进一步分享了以下八个技巧 , 同时提出能引起大多数用户的兴趣 , 往往是他们之前没有注意到的事情 , 也分析一些好选题的共同点:
本文插图
对于内容创制 , 陈婕女士接着强调 , 创新才有传播力 。 从内容角度 , 建议善于利用不同渠道挖掘信息源 。 特殊日期(疾病节日、重点事件、赛事、行业活动、节气等) , 行业大V朋友圈、微博 , 社会热点话题、用户留言/评论等都是提取内容素材的渠道 。 从形式角度 , 紧跟新媒体发展节奏 , 利用图片、视频等更易于在互联网传播的载体 , 结合综艺节目、漫画、热点剧目、歌曲等形式 , 巧妙地进行表达 , 讲一个好故事 , 让内容更有传播力 。
本文插图
借用社会热点:“都挺好”电视剧的阿尔茨海默病案例陈婕女士也总结了一个“好”故事需要满足的条件 , 即四个“yu”:授人以“愉”、 “瑜”、“愈”以及“欲” 。 其中 , 授人以“欲”建议通过换位思考吸引受众:20分给商家 , 80分给用户 , 不发软文 。 小编说所有的内容爆款 , 都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偶然” 。 高流量、高关注度背后蕴藏的 , 是对用户需求、内容偏好的深度洞察和对行业的透彻理解 。 陈婕女士总结以下关键点 , 除了可用于打造医生爱看内容 , 也可能对打造其他行业的内容有所启发:
- 最重要的是 , 不要忘了医生是个“人”
- 医生爱看的内容不只有学术 , 还有职场生活和医学人文
- 好选题才有好未来 , 选题需要有视野 , 还要有脑洞
- 用户给标题的时间最多只有3秒 , 取一个好标题特别重要
- 形式要让人眼前一亮 , 让创新激发主动的传播
陈婕 , 医学界传媒联合创始人、媒体与医生服务部负责人 。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临床医学硕士 , 曾就职于中国医学论坛报社 , 2015年起加入医学界传媒 , 历任医学部总编、执行总编 。
推荐阅读
- 如何把办公室变成减压中心
- 办公室必备五种健康食物
- 让大脑变得更聪明 从三件事入手
- 白领久坐伤脾胃 如何健脾养胃
- 青春期的爱美心理
- 破解白领日常15个小毛病
- 日常一种坐姿提升自信 改善情绪
- 青少年为何热衷死亡诅咒
- 玩手机会令人反应变慢吗?
- 社交恐怖症起于青少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