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患者突发快速心悸伴宽QRS心动过速,他怎么了?


【17岁患者突发快速心悸伴宽QRS心动过速,他怎么了?】
17岁患者突发快速心悸伴宽QRS心动过速,他怎么了?
本文插图


医脉通编译整理 ,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病例简介17岁男孩 , 因“突发快速心悸伴反复呕吐”入急诊科就诊 。 患者否认有胸痛、气短、咳嗽、充血或发热症状 , 既往健康 。 12导联心电图如图1所示 。


17岁患者突发快速心悸伴宽QRS心动过速,他怎么了?
本文插图


图1 与快速心悸和反复呕吐相关的12导联心电图

静脉注射150 mg的胺碘酮后 , 宽QRS波终止 , 心电图如图2所示 。 高敏肌钙蛋白检测值为674.36 ng/mL(正常值<78.50 ng/mL) , 血清乳酸值为3.1mg/dL 。

17岁患者突发快速心悸伴宽QRS心动过速,他怎么了?
本文插图


图2 静注胺碘酮后的12导联心电图

根据这两张心电图 , 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心电图解释
最初的心电图显示 , 宽QRS波心动过速 , 伴左束支传导阻滞 , 下壁导联QRS形态和间歇性房室分离 。 QRS波形态为典型的室性心动过速 , 伴QS波 , 且S波下降支粗顿、有切迹 , 在V1和V2导联中从QRS波产生到S波最低点之间的间隔为120ms 。 根据这些特征 , 患者可诊断为室速 , 且可能起源于右心室上部 。

室速终止后(图3) , 在V1-V5导联出现交界性心律伴T波倒置 , V1-V6导联的QRS波末端有明显的顿挫波(epsilon波) , 这与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的诊断相符 。


17岁患者突发快速心悸伴宽QRS心动过速,他怎么了?
本文插图


图3 心电图显示交界心律伴肢体导联相对低电压
注:V1-V6导联QRS波末端的顿挫波 , 代表epsilon(实心箭头) 。 V1-V5导联有T波倒置(虚线箭头) 。 Epsilon波和前壁导联T波倒置是诊断ARVC的主要标准 。 ARVC增加了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风险 。

Epsilon波是ARVC的主要诊断标准 , 在约40%的病例中可观察到 。 Epsilon波可重复、振幅低 , 可出现于QRS波终末与T波开始间的任何位置 , 持续时间长短不一 。 这些表现在右胸导联更为突出 , 这是因为心肌丢失导致右心室传导缓慢 , 激活延迟 , 并被纤维化和脂肪组织替代 。 Epsilon波也可见于右侧胸前导联及下壁导联 。 在少数情况下 , 左胸导联也可在R波降支出现微小的顿挫波 。

Epsilon波最早报道于1977年 , 是Fontaine在ARVC进展期或晚期患者的常规心电图上发现并命名的一个波 , 其出现后可增加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风险 。 在≥14岁的患者中 , Epsilon波、右胸导联T波倒置和室速是预测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和诊断ARVC的主要标准 。

尽管静注胺碘酮进行治疗 , 但该患者仍经常发生持续性和非持续性室速 。 超声心动图发现严重的右心室收缩功能减退 , 右心室明显扩大 , 如图4 。 左心室大小正常 , 但室间隔运动功能障碍 。 静注胺碘酮和利多卡因进行治疗后 , 患者仍频繁发生持续性室速(伴不同的QRS波形态) 。


17岁患者突发快速心悸伴宽QRS心动过速,他怎么了?
本文插图


图4 经胸超声心动图心尖四腔视图
注:右心室明显扩张 , 左心室尺寸正常 , 室间隔运动功能障碍

由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 故起始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 ECMO)治疗 。 心脏活检显示 , 心肌细胞肥大伴多病灶的间质纤维化 。 基因检测显示 , 编码PKP2基因的第2个外显子杂合子缺失 。

由于严重的右室功能障碍和多形态的持续性室速对胺碘酮、利多卡因和艾司洛尔耐药 , 因此患者成功进行了原位心脏移植术(orthotopic heart transplantation) 。

结语

本病例表明了12导联心电图在ARVC诊断中的价值 , 包括epsilon波、胸前导联T波倒置、右心室扩张以及多形性室速 。

医脉通编译自:Christian H. Tan, Yung R. Lau, G. Neal Kay. A Wide QRS Tachycardia in a 17-Year-Old. Circulation. 2020; 142: 2475–2478.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