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怎样回答 [照片是否p的]这一问题( 四 )


这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不同元素分配的时间的差异性。尽管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对各个元素都有了清晰的具象,但是对这些具象的细节记录程度是不一样的。我们的眼球停留在游轮上的时间肯定比停留在海平面上的时间要长得多,尽管我们可能感受不到这种短暂的差异性。
眼动仪可以科学的记录眼球的活动。比如在广告研究中,生产商需要了解消费者看到了他们的产品广告的时候究竟注意力是否放在了产品身上,通过用眼动仪来记录人们看到广告时眼球的运动轨迹,如果大多数人的眼球的多数时间都集中在了产品身上,说明这条广告是成功的,成功的抓住了消费者的眼球。
摄影师怎样回答 [照片是否p的]这一问题

上面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人眼记录的画面是有【重心】的。然而我们的相机还没有智能到可以决定哪些地方分配多的像素,哪些地方分配少像素。凡是进入相机镜头的像素,都被完全平等的记录下来,这是一种缺乏感性分析的平铺直叙。对于这个问题,摄影师一方面应该通过改善构图来突出想要表现的主体,另一方面,用ps对画面进行光影结构的调整以s使画面不那么平淡。
(4)干扰
很多因素会影响人眼或者相机对真实场景的判断和处理,但是人眼还是胜在连接着我们的大脑,即便被各种因素干扰,我们能够脑补真实的情景。比如,我们在夏日的午后站在圣托里尼的小镇上望着爱琴海,尽管阳光非常的刺眼,以至于视线内什么东西都不能看的很清晰,我们还是会很明显的感受到那里的美丽,因为我们自带脑补功能。但是相机记录下的照片则会被强烈阳光带来的眩光,鬼影,生硬的光线,晕染折磨的不成样子。
再比如,在阴天里,相机受到漫反射光的干扰,我们会感觉拍出来的照片都【灰蒙蒙的】。特别是使用长焦镜头进行远景拍摄时这种干扰会被挤压进画面,这时候只要通过简单的ps处理,比如增加对比度,就可以使得漫反射光,甚至是雾霾等干扰因素对画面的影响降低。
例如,当时我在大峡谷国家公园,看到了美丽的科罗拉多河穿过峡谷,可是当时天气非常不通透,加上中午时分太阳直射,我带了一个老镜头,防炫光能力极弱,所以拍出来之后一片灰,照片完全没有表现出当时那种震撼的场景。我通过改变了对比度和曲线,基本上将当时的情景还原了回来,注意,我没有对照片增加饱和度,仅仅是通过曲线将灰度去除。
摄影师怎样回答 [照片是否p的]这一问题

摄影师怎样回答 [照片是否p的]这一问题

坚持看到这里的读者会发现,我所描述的这些所有的ps过程都围绕着同一个目的,这个目的不是为了让照片更漂亮,不是为了创造出艺术效果。
ps,就是为了【接近人眼看到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ps是获得接近人像的图片最快捷最经济的办法,没有ps,摄影师们可能面临着上百万的器材预算,效果可能还不尽如人意。
因此我认为,如果有一天我们的相机(我看好索尼)的成像方式和原理能够非常接近人眼,那么ps真的就可以下岗了。
谁不希望每次拍出来就可以上传了呢!

■我都说,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