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应该注意的九个要命“坏习惯”!( 二 )


水不仅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还是人体排毒的工具。国内一项调查显示,七成人都是发觉渴了才喝水,殊不知当你感到口渴时,身体至少已流失了1%的水分。喝水不是为了解渴,而是让其参与新陈代谢,被人体吸收,长时间缺水会增加血液的黏稠度,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对肾脏损害也很大。
同时,越不注意喝水,喝水的欲望就会越低,人就会变得越来越干旱。所以,不管渴不渴都要及时补水。成年人一般每天至少要喝1200毫升水。外出时手里带上一瓶水,随时喝一口;办公室或家里多放上几个水杯,见缝插针,有机会就喝。
另外提醒大家,口渴时切勿豪饮,这样会让体液中水盐失调,轻则诱发肠胃疼痛,重则危及生命。晨起后空腹喝杯温开水能稀释血液;饭后半小时内不要喝水,否则会稀释唾液和胃液,影响消化;睡前不能喝太多水,因为频繁起夜会影响睡眠。
坏习惯五、每天喝不够6杯水。
上班一族常常会因工作关系疏忽了喝水,长此下去,膀胱和肾都会受损害。在温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轻体力活动的成年人,建议每天最少饮水1200毫升,大约6杯的量。如果活动量大,出汗多,则相应增加喝水量,及时补水。
有人会问,之前一直说每天喝水不少于2000毫升也就是8杯水,为什么现在只有1200毫升?
其实,2000毫升是指人一天需要的水分总量,果蔬里含有大量水分,连主食、肉里都有,人体需要的水,很大一部分来自于食物中。6杯是最低限的量,有些人则需要喝得更多。比如烦躁的人多喝水能舒缓心情,肥胖的人多喝水能保持体重,运动后、洗澡后也都要及时补充水分。
一天8杯水、一天6杯水……关于一天饮水量达到多少的说法很多。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病风湿科主任医师张祖隆认为,每天喝多少水不是绝对的,要根据每个人需求来选择,如果真要了解水喝得够不够,关键是看排尿量。
按身体有进有出原则,正常状况下,成年人一天排尿1000-2000毫升,相当于,每天排尿5-6次。但是酷暑天,也应该考虑排汗量。保持正常尿量是保持身体正常代谢所必需的,尿量过多、过少都对健康不利。
如果一天的排尿量低于1000毫升,我们就应该考虑水是不是喝少了。张主任表示,如果只是用喝水量来衡量一个人每天是否喝够了水,是不太科学的,因为根据每个人职业、生活环境的不同,每天对水的需求量是不一样的。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怎样根据尿次、尿量估计和尿色深浅来调整喝水的次数和喝水量。 张主任给出了两点建议:
首先是看小便次数。
喝水应该注意的九个要命“坏习惯”!】一般情况下,正常成年人每天小便次数不应超过8次,超过8次可能认为尿次过多。因为成年人每次的尿量平均200-300毫升左右,8次就是1600毫升,如果超过上述指标,可能饮水量过多了,应作适当调整。
第二是看尿液的颜色。
正常的尿液为淡黄色澄清液体,尿色加深可能水摄入少了,应适当增加喝水量;尿色过淡也可能是饮水量过多的参考指标。
坏习惯六、不按体质喝水、饮料代水。
很多孩子每天可乐、果味饮料不离手,用饮料代水,无异于花钱买身病。不但起不到给身体补水的作用,还会降低食欲,影响消化和吸收。
如果一定要喝有味儿的水,也要根据自身体质,适当改善。比如便秘的人可以喝点蜂蜜水或者果蔬汁,能够促进肠道蠕动;而胃寒的人要少喝性寒的绿茶、凉茶、果汁,多喝暖胃的红茶、姜糖水。
喝饮料一周别超过1000ml。
很多年轻人认为,糖尿病是老年病,但事实不是这样,摄入糖分过多的人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主要症状表现为容易口渴,然后就会继续饮用含糖饮料,进而陷入尿频、再次口渴的恶性循环当中。
人体长期摄入大量糖分,进入血液中,会对胰腺系统造成很大负担,导致胰腺无法分泌胰岛素,一旦胰岛素缺乏,就会诱发糖尿病,这是十分危险的。
很多年轻人每天用饮料代替白开水,这不可取。饮料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和添加剂,不利于健康。如果实在嘴馋想喝点甜饮,可以参考美国心脏协会的建议,成年人每天饮用不超过450卡路里热量(一周大约不超过1000ml)的含糖饮料。
坏习惯七、晨起不喝水,到老都后悔。
早上起来的第一杯水是真正意义上的救命水,中老年人更应该注意。人体经过一夜代谢之后,身体的所有垃圾都需要洗刷一下。饮用一杯水可降低血液黏度,增加循环血容量。
早晨喝200毫升的水即可,晨起喝太多,冲淡胃酸影响消化。应该喝与体温相当的白开水,白开水清洁无菌,煮沸后水质和水硬度得到改善,保存适量矿物质。喝过冷的水容易引起胃肠不适甚至腹泻,过烫的水易破坏食道黏膜,增加食道癌发病风险。若是本身就患有肾脏疾病或某种代谢性疾病,应遵循医生指导饮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