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条年度“科学”流言揭晓!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吸烟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吃芹菜能降血压、量子计算机已经可以取代经典计算机……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 , 这些流言曾经打着“科学”的旗号广为传播 , 令不少人深信不疑 。 今晚 , 北京市科协、北京市网信办联合主办2020年度“科学”流言求真榜活动 , 发布六条年度流言 , 并揭开它们的套路 。

6条年度“科学”流言揭晓!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本文插图



在活动现场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首席专家支修益、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罗云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主任医师梁建伟、解放军总医院内科临床部主任医师吴海云等专家分别揭晓了过去一年的六大典型“科学”流言 , 并逐一指出它们的错误之处 。
例如 , 流言“吸烟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利用了公众的“错误联想”而传播 。 它声称:烟草颗粒是纳米级的 , 可均匀覆盖在肺细胞表面 , 形成一道“屏障”隔绝病毒 , 就是一种过度联想 。 事实上 , 烟草颗粒是微米级别 , 指望它们阻挡病毒 , 大约相当于用渔网去过滤水源 , 并不现实 。
流言“吃芹菜可以降血压”则混淆了“量变、质变”的概念 , 脱离剂量大谈“毒性”或者影响 , 在科学上不具备实际意义 。 芹菜中的芹菜素的确可以起到舒张血管的作用 , 但芹菜素在芹菜中的含量并不高 。 基于科学研究的估算 , 体重60公斤的人一次要吃3斤左右的芹菜叶 , 才可能有降压的效果 , 这并不实际 。

6条年度“科学”流言揭晓!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本文插图



中国传媒大学媒介素养教学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媒商实验室首席专家李颖说 , 在知识分化和信息爆炸的时代 , 要想摆脱迷信、愚昧 , 避免上各类科学流言的当 , 必须具备必要的科学知识 , 掌握科学规律 , 分析流言“套路” , 以科学方法追求新知 。
自2014年开始 , 北京市科协联合有关部门发布每月“科学”流言榜 , 并举办年度“科学”流言求真榜发布活动 , 提高公众对科学类流言的免疫力 。每月“科学”流言榜7年来共评选并发布辟谣内容636条 , 上百位各领域权威专家参与了解读 。
2020年度“科学”流言求真榜
错误联想类
年度流言:吸烟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流言:
烟草颗粒是纳米级的 , 可均匀覆盖在肺细胞表面 , 形成一道屏障 , 将病毒阻挡在人体之外 。 因此 , 吸烟可减少新冠病毒感染 。
真相: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
首先 , 烟草燃烧产生的成分有两种:一部分是气体 , 比如一氧化碳 , 占到了九成以上;另一部分是固体颗粒 , 如尼古丁和焦油颗粒 。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资料 , 这些颗粒的大小在1微米到2.5微米之间 , 并非纳米级 。 不同病毒的大小差异很大 , 但都属于纳米级 。 1微米等于1000纳米 。 指望烟草颗粒阻挡病毒 , 大约相当于用纱布去过滤水源 , 并不现实 。
其次 , 烟草不但不能帮助呼吸道抵御外敌 , 反而会对呼吸道造成损伤 。 研究显示 , 烟草中含有七千多种化学物质 , 其中致癌物有几十种 。 它们会干扰肺脏的正常运转、破坏肺脏的防御体系 , 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 。
而且 , 研究还显示 , 吸烟会增加罹患流感的风险 。 美国曾经对30万退伍军人进行长达16年的随访研究 , 结果显示 , 吸烟者的流感死亡率远远高于不吸烟的人 。 换句话说 , 吸烟不仅增加了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概率 , 而且加重了感染的后果 。
错误联想类流言规律:
面对新生事物时 , 人们如果不顾常识进行错误或者过度联想 , 就可能中了流言的圈套 。 例如 , “吸烟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这条流言声称:烟草颗粒是纳米级的 , 可均匀覆盖在肺细胞表面 , 形成一道“屏障”隔绝病毒 , 就是一种过度联想 。 事实上 , 烟草颗粒是微米级别 , 指望它们阻挡病毒 , 大约相当于用渔网去过滤水源 , 并不现实 。 与之类似 , “吃大蒜能预防新冠病毒” “喝高度酒可抵抗新冠病毒”这些流言 , 也都是错误联想导致的 。
量变质变类
年度流言:吃芹菜可以降血压

6条年度“科学”流言揭晓!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本文插图



流言:
芹菜中含有的芹菜素能舒张血管 , 所以吃芹菜可以降血压 。
真相:
科学实验表明 , 芹菜中含有的芹菜素可以作用于血管内皮 , 进而舒张血管 。 舒张血管确实对降低血压有好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