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万精神病患的生存现状:离不开的医院 回不去的家( 三 )
虽然精神病患者治疗费用已纳入医保报销 , 但家庭及个人负担仍然非常重 。
和贫困地区的患者相比 , 很多原本“小康”的家庭也都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 。 在些年里 , 董军为了给女儿治病 , 全部费用加起来 , 一共花费了大约30万 。
刘国富说 , 为了给儿子治病 , 他把十多年来打工攒的钱全都拿出来了 , 最后还是不够 , 因为病情一直在复发 , 只能把老家的房子也给卖了 , 后来孩子的姥姥也把房子都卖了 。
这不是精神疾病患者的个例 , 根据WHO推算 , 到2020年 , 我国精神疾病负担将上升至疾病总负担的四分之一 。 在2012年到2030年期间 , 精神疾病将导致中国的经济增长缩水超过9万亿美元 。
令人高兴的是 , 对于在册管理的病人 , 北京市实行门诊免费服药制度 , 如果患有身体方面的疾病 , 可免去医保住院报销起付线部分 。如果属于低保人员 , 可以按救助途径获得相应的救济资金 。 对于监护人来说 , 根据患者精神残疾的等级不同 , 可以申领每月100~300元的护理费 。患者可以去医院做精神残疾鉴定 , 根据残疾程度不同 , 去残联申领数额不等的残疾人补贴 。 目前全国都已经陆续开始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救助工作 。
本文插图
“老家县城是全国百强县 , 但整个县里找不到一个很优秀的精神科医生 。 ”董军的话戳中精神疾病领域医疗资源的痛楚 。 作为总往北京上海各处跑的资深患者家属 , 刘国富也表示 , 如果不是来北京找对了医生 , 可能连儿子是什么病都不知道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匀是通病 。 据北京回龙观医院副院长王绍礼介绍 , 我国目前为了减少精神疾病患者病情波动 , 提倡对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分急性期、巩固期、维持期三个阶段治疗 。 急性期主要在医院治疗 , 巩固期在康复机构 , 维持期回到社区 。“但现实情况是 , 医院床位、医生数量明显不足 , 床位20万张 , 但服务1600万患者中10%是需要住院的人 , 严重不足 。 ”王绍礼说 。2015年 , 已经31岁的广西蓝家大哥病情越来越严重 , 经常挥舞着棍子、破布等跑到山脚下 。 因为实在没有钱去大医院治病 , 几次三番后 , 弟弟和妈妈不得不把他锁在家里 , 这一关就是3年 。而在很多患者向往的大城市大医院 , 精神疾病医生也面临着窘境 。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在2017年5月公布了一组数字:我国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有27733人 , 心理治疗师5000余人 , 总计只有3万多人 。 心理健康需求的爆发式增长 , 专业医生的数量、质量不足 , 已成为我国精神卫生心理健康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 。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李占江曾提议 , 改变精神病医院生存难题 , 关键是形成合理的价格补偿机制 。 精神科医生的专业补贴不能缩水 , 一定要提高其“含金量” , 这样才能增加整个行业的吸引力 。“当大夫 , 到后来可能更多的就是共情、理解和接纳 。 ”杨可冰说 , 在这几万人的精神科医生背后 , 是几百万的重度精神病患者大军 。每一个路边傻笑着的、大声吵骂着的孤独患者 , 内心里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彩虹” 。 没有外人的喧嚣 , 没有车水马龙 , 那里的自己 , 没有病态 , 也不会被歧视 , 也可能都幸福得忘了在现实世界里 , 自己永远都有一个离不开的医院 , 回不去的家 。“我没病 , 我真的没病啊 , 能不能让我回家?……” 嘶吼声在嘈杂的胡言乱语中被一点点地淹没 , 所有人都希望 , 这一切若是真的 , 该多好 。
【数千万精神病患的生存现状:离不开的医院 回不去的家】
推荐阅读
- 胆固醇比较高吃什么好?
- 痰湿体质食谱大全
- 化疗后食欲不好怎么办呢?
- 精神躁狂症食疗方法有哪些呢
- 冬天洗冷水澡的好处
- 经常吃夜宵有哪些不良影响?
- 男士肾虚危险系数这么大
- 精神分裂饮食疗法是什么
- 精神性厌食症怎么预防
- 体质虚弱食疗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