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眼科屈光手术开启个性化“全程定制”2.0时代


从1939年 , 日本TutomuSato的医生采用放射状角膜切开术矫正近视开始 , 到早期的准分子激光(PRK)再到现在的全飞秒(SMILE)、人工晶体植入(ICL) , 近视手术的发展已历经80年 , 并在近十年间飞速发展 , 近视患者对于摘镜的需求也从早期的职业类刚需转变为追求更高生活品质的弹性需求 。
目前全球近视人数约25亿 , 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 , 即全球每5个近视患者中 , 至少有1个是中国人 。 专家预测 , 到2050年 , 全球估计将有近50亿人受到近视的影响 。 而目前手术是唯一的摘镜矫正手段 , 因此近视手术成为越来越多近视患者提升生活品质和视觉质量的首选 。 但基于眼球结构的精密 , 眼科手术要求极高的精确性 , 避免误差 , 降低风险 。
【爱尔眼科屈光手术开启个性化“全程定制”2.0时代】
爱尔眼科屈光手术开启个性化“全程定制”2.0时代
本文插图



爱尔眼科标准:
以规范为根本 , 更严苛、更规范、更安全
近视手术是系统工程 , 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 因此国家卫生部在2011年8月发布《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质量控制》的法规 , 规定从2012年2月开始 , 医院实施LASIK等手术都应遵守卫生部颁布的卫生行业标准 。 其中对手术的绝对禁忌症、相对禁忌症、手术医师的资质及设备的使用年限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 。
爱尔眼科则在行业内率先启用国家标准 , 并在其基础上制定了更为严苛的爱尔眼科标准 , 以规范为根本 , 严把手术安全 。 国家近视手术标准共计58项 , 爱尔眼科近视手术标准共计82项 , 高于国家标准24项 。 更有效的满足患者个性化用眼需求、减少手术风险并严格把控手术质量标准 , 帮助患者拥有更稳定、高品质的视觉质量 。
爱尔眼科全程定制:
不只是摘镜 , 更注重提升视觉质量
严苛的爱尔眼科标准严把手术安全 , 而爱尔眼科全程定制服务则是为手术质量再加码 。 随着近视手术技术的发展成熟 , 人们对于近视手术的心理预期也不再仅仅是摘镜 , 而是更好的提升视觉质量 。
每个人的眼睛都是独一无二的 , 爱尔眼科根据差异化的眼部条件和用眼需求量眼定制 , 推荐和设计更合适的解决方案 。 近视手术常见的有激光类和ICL类两大类:近视激光手术通过切削角膜 , 改变角膜的屈光力以达到矫正屈光不正的目的;ICL类手术通过微创切口在人体眼球内植入一种柔软、安全的人工晶体 , 通过这种特殊的隐形眼镜 , 达到视力矫正的效果 。 每一类近视手术的适用范围和术后优势都各有区别 , 如主打“精雕蜕变 , 只需一天”的精雕手术恢复快、视觉质量优;ICL晶体植入矫正范围广;全飞秒手术微创无瓣……没有最好的术式 , 只有最适合 。

爱尔眼科屈光手术开启个性化“全程定制”2.0时代
本文插图



爱尔眼科2005年建立亚洲最大的屈光手术中心(上海) , 引进了中国第一台飞秒激光手术设备 , 引领中国屈光手术进入“无刀时代” 。 十几年来 , 爱尔眼科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 在医疗技术与服务方面不断追求创新突破 , 创新制定“爱尔眼科近视手术质量控制体系”和“职业检眼师上岗制度” , 推出“医生首诊和一对一亲情化服务” , 提供“全国免费异地复查与终身眼健康管理” , 打造了一个贯穿术前、术中、术后全过程无缝管理的手术价值链 , 也赢得了百万近视患者的广泛信赖与良好口碑 。
过去十年 , 爱尔眼科以医疗规范为根本 , 累计为250万近视患者成功摘镜 , 使他们重获清晰“视”界 。 未来十年 , 爱尔眼科将“以定制为趋势” , 开启爱尔眼科屈光手术“全程定制2.0时代” , 基于个性化的治疗基础上 , 加入大数据的支撑 , 结合人工智能和医生的丰富经验 , 让全程定制更上一个台阶 。
爱尔眼科屈光专家团队由现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质量控制》行业标准的牵头起草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广东省区总院长王铮教授和中国激光矫正近视创始人之一 , 国内著名屈光手术专家陆文秀教授领衔 。 团队借助集团全球连锁优势 , 涵盖多人种的眼部数据 , 将每位术后患者的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 , 并打通了全球屈光矫正病历数据库 , 详细、庞大的百万屈光数据库 , 不仅可以对生活区域、年龄、职业、用眼习惯等因素进行多维度分析 , 还可以借助数据共享、人工智能、全球专家远程会诊等技术手段 , 为每一位近视患者提供“全流程、定制化”的高品质近视矫正解决方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