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便秘,一颗癌症的种子
便秘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症状 , 随着饮食结构改变、生活节奏加快和社会心理因素影响 , 便秘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 据2015年发布的数据来看 , 目前我国人口的便秘患病率为3%-17.6% , 成人慢性便秘患病率为4%-6% , 并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 , 60岁以上高达22% 。
可以看出 , 便秘的发生与年龄是呈正相关的 , 不仅如此 , 如果患有糖尿病 , 高血压 , 高血脂 , 低运动量 , 有心肌梗塞家族史的人更容易发生便秘;
本文插图
老年人群注重体检 , 但绝大多数年轻人却没有体检的习惯 , 甚至发生便秘了 , 也极少去医院就诊 。 这主要还是取决于他们对便秘的认知程度不够 。
长期的便秘 , 会因体内产生的有害物质不能及时排出 , 从而引起腹胀、食欲减退、口内有异味、易怒等症状 。
而且便秘与肛门直肠疾病 , 如痔、肛裂和直肠脱垂等关系密切 。 慢性便秘甚至会提升结直肠癌、肝性脑病、乳腺疾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发病率 , 说它是癌症的种子 , 似乎并不为过 。
本文插图
在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疾病中 , 过度用力排便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 有资料显示:中等程度的便秘的人 , 1000人中有14人会患上心脑血管疾病 , 如果是严重便秘的人 , 19人会患上心脑血管疾病 , 相比之下 , 没有便秘的人 , 1000人中仅有9人会患上心脑血管疾病 。
本文插图
一项全球多中心调查研究发现 , 慢性便秘患者的生命质量显著低于非慢性便秘人群 。 国内一项调查也显示 , 便秘患者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精力、一般状况、精神健康、健康变化等方面均有明显下降 。
在便秘的治疗上 , 很多人更倾向于开塞露以及泻药使用 , 尽管泻药能够轻快地消除便秘症状 , 但临床经验却也表明 , 长期服用或滥用刺激性泻药将可能引起体内严重的潜在性内环境紊乱 , 如低血钾、慢性低血钠以及进展性肾功能不全等;还可能造成肠壁细胞功能和形态的变化 , 从而引起大肠上皮的损伤;另外还可能引起对这类泻药依赖的恶性循环 。
本文插图
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进展和治疗理念的转变 , 人们不再一味的单纯追求便秘临床症状的改善 , 更加注重整体调节和生活质量提高 , 而中医治疗特色之一就是强调整体调节和辨证论治的个体化和精准化 。 因此 , 中医药在便秘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中医认为便秘者 , 本虚标实 , 多数因虚致秘 。 血虚则津枯不能滋润大肠 , 致大便秘结;气虚则大便传送无力 。 此时若一味采用泻下药 , 则愈伤津液 , 不仅大便难通 , 而且更加秘结 。 即使暂时缓解便秘 , 日后也极易反复 。
这就像一条船搁浅在枯河里 , 若想让其行走 , 一味强行推之是不可行的 , 唯有使河内涨满水 , 船方可行 。 因此 , 治疗便秘 , 泻下通便的同时 , 必须补其不足 。 通补结合 , 方能恢复肠道的传输功能 , 使肠道得润 , 大便得通 , 彻底杜绝反复现象 。
便秘的病位虽然在大肠 , 但与肺、肝、脾、肾关系密切 。 肺燥热移于大肠 , 使大肠传导失职而便秘;脾虚运化失常 , 糟粕内停 , 大便难行;肝气不疏则郁 , 气郁化火 , 火邪伤津 , 肠道失润;肾精亏耗则肠津涩少 , 肾命火衰可使阴寒凝结、传导失职而便秘 。 大肠的传导 , 须赖津液懦润和阳气推动 。 胃腑津液充足、脾脏输布津液功能正常 。 津液下润肠道 , 肾阴不虚 , 精血充则津液足、肾阳充足、阳气运行、肺气正常宣降则大肠腑气血通 。 若气机失调 , 津液不足 , 则传导失常 , 腑气不通 , 而形成便秘 。
通过临床反馈显示 , 中医在治疗便秘上的效果显著 , 但是我们也发现 , 很多患者都随意用药的情况 , 这不仅无法起到治疗效果 , 反而会加重便秘 。 所以在用药前 , 我们一定需要咨询专业医生 , 辩清虚实 , 对症治疗 , 才能起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
【慢性便秘,一颗癌症的种子】如果大家有相关的问题 , 欢迎大家为评论或者私信咨询 , 乐意为大家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