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协作,综合防治,不让VTE“栓”住中国患者!( 二 )
本文插图
中日友好医院门急诊科护士长王薇
王薇介绍 , 常用的机械预防装置有逐级加压袜(GCS)、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足底加压泵(VFP) 。 每种机械装置工作原理不同 , 型号分类也不同 , 应根据患者体型、身体状况等情况选择适宜装置及型号 。 无论选择哪种机械辅助装置 , 都需要注意患者的使用时间 , 并随时评估患者皮温、血运、足背动脉搏动、肢体感觉等情况 , 以及装置功能评估 。
值得注意的是 , 在VTE的机械预防当中 , 无出血风险时可联合抗凝药物预防 , 有出血风险时可独立应用 , 关注临床应用规范及预防效果是预防VTE的关键 。
“GCS穿戴不正确、患者评估不到位等都是VTE机械预防中的常见问题 , 需要时刻注意 。 ”王薇提醒道 。
“剑客三”:药物预防 , 防止血栓再形成和复发
药物中的抗凝治疗是VTE的基础治疗手段 , 能够有效防止血栓再形成和复发 , 同时促进机体自身纤溶机制溶解已形成的血栓 。 翟振国指出 , 对于VTE 风险高而出血风险低的患者 , 应考虑进行药物预防 , 对长期接受药物预防的患者 , 应动态评估预防的效果和潜在的出血风险 。 “抗凝是一把双刃剑 , 使用当中准确把握指征和细节尤为重要!”
本文插图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学组学术带头人翟振国教授
翟振国教授强调 , 住院患者及围手术期患者是医院内VTE的防治的关键问题 。 肥胖患者手术、妊娠期及产后手术、老年高龄患者手术、心血管及胸外科手术、神经外科手术、重症监护病房等特殊患者在进行VTE药物预防时应格外注意 。
多方协作 , 综合防治
在VTE预防中 , 药物、康复、机械预防各有优劣 , 在临床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 更重要的是 , 单一的预防方式往往难以达到最佳效果 , 无论是内科住院患者还是外科手术患者 , 不仅要早期活动 , 而且在VTE风险充分评估后 , 还需要合理使用机械预防及药物预防 。 可见 , “三剑客”的综合防治在VTE预防中可达到最佳效果 。
早期识别VTE高危患者、降低医院内VTE的发生率 , 需要所有医务工作人员观念及策略的转变 , 仅靠临床预防手段很难达到 。 翟振国强调 , 应对PE-DVT防治中的特殊问题 , 应从多方努力与支持 , 包括医院内VTE的风险评估和预防管理平台、急性高危肺栓塞-DVT诊治的绿色通道、急性肺栓塞与DVT的介入和外科手术治疗平台、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综合管理平台、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多学科会诊平台等 , 形成DVT-PE-CTEPH综合诊治的全套解决方案 , 方能实现对VTE风险人群的识别与预防 。
本文插图
左起分别为:王薇、郭丹、翟振国
据了解 , 为应对涉及患者安全的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中的心肌梗塞 , 国家成立了胸痛中心;为应对脑梗塞 , 国家成立了卒中中心 。 因此 , 血栓中心的建设、医院血栓防治项目的建立是解决VTE的最好办法 。
贾存波指出 , 除药物、康复、机械预防外 , 管理、信息与质控是将医院内VTE防治相关工作做好的另外“三剑客” 。 医院血栓防治项目的建立与实施将全国VTE预防资源整合、综合管理 , 构建各级医院内VTE防治管理体系 , 实现了VTE预防的管理、信息与质控 , 在中国血栓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
作为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学组学术带头人 , 翟振国指出 , 风险评估率、恰当预防率、VTE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是VTE防治能力建设的三个重要质控指标 , 医院血栓防治项目以中心建设、参访交流及区域联盟为抓手 , 以基础康复预防、药物预防、机械预防为VTE预防的三个重要手段 , 协同多方资源完成了防治中心建设及认证标准建立、开展一系列医政管理、临床实践、科学研究以及参访、认证等工作 , 以实现从胸痛中心、PERT到全院血栓防控体系的肺栓塞闭环管理 。
“医疗、护理、药学、信息、管理、质控领域缺一不可 , 综合防治是解决医院内VTE问题的最根本方法 。 ”贾存波表示 , 医院VTE防治标准规范的建立、每年各省各区域VTE防治大会的开展是该项目的标志性工作成果 , 取得了良好成效 。 “未来 , 医院血栓防治项目将继续多方协作 , 携手同行 。 ”
推荐阅读
- 女性冬季手脚冰凉 找出原因多方改善
- 女性肾亏的多方面表现
- 私处黑咋办呢
- 手脱皮多久能好 多方面因素来决定
- 怎么知道是阑尾炎
- 雄鹿队|纳什回应哈登伤情,杨毅分析雄鹿三大败因,布帅战术惨遭多方质疑
- 黄石市妇幼保健院召开“323”攻坚行动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会
- 阶段总结丨长三角肺癌协作组靶向治疗耐药位点汇总
- HIV相关淋巴瘤患者有福音了 中西部首个诊治协作组在渝成立
- 吃出来的脑膜炎,竟是“冰箱杀手”惹的祸|延安市中医医院多学科协作成功救治李斯特菌脑膜脑炎重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