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密度脂蛋白降到什么程度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呢?注意2方面风险
现在的问题越来越有深度了 , 能够问到这样问题的朋友 , 应该是对血脂各项指标以及心血管风险控制有所了解的朋友 , 对于心血管疾病控制的重要靶点目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 , 是不是降得越低越好呢?这个值降低到多少有可能对身体形成伤害呢?我们今天就来和大家聊一下这方面的话题 。
本文插图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心血管风险控制的重要靶点
很多有心脑血管疾病问题的朋友 , 其发病的生理基础 , 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 有很大的关系 , 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些疾病 , 比如心梗 , 脑梗 , 脑出血 , 冠心病 , 心衰等疾病问题 , 都是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血管狭窄 , 堵塞等直接造成或间接造成的 。
本文插图
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 与多种因素有关 , 在这些风险因素中 , 对动脉硬化的最直接形成影响的 , 就是血液中的胆固醇在血管壁堆积 , 被氧化后引起血管壁内皮细胞炎性反应 , 最终在血管壁下方形成脂质核心 , 就是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 , 而这种脂质堆积的主要原因 , 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标的关系最为密切 , 因此 , 在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 , 以及控制心血管疾病风险时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 , 都是心血管疾病风险控制的首要靶点 。
如果我们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超标 , 当大于4.9mmol/L时 , 年龄同时超过45岁的话 , 不需要其他的风险因素评估 , 就属于未来10年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超过10%的高危风险患者了 , 对于这种高危风险的朋友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控制到3.4以下的合格范围内还不够 , 能够控制到2.6mmol/L以下 , 才能够更好地降低心血管风险 。
对于已有心血管疾病问题的朋友 , 比如已经发生过心梗 , 脑卒中 , 或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 , 就需要更严格的控制标准 , 一般要求至少应该控制到1.8mmol/L以下 , 或在原有基线的基础上 , 下降50%以上 , 需要注意的是 , 这两个标准应该以更严格的那个为主 , 而不能退而求其次 , 只有严格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 , 才能够减少发生重大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 做好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 。
还有一种情况是 , 已有心血管疾病问题 , 而且属于超高危风险的情况 , 比如发生过2次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事件以上的患者 , 还有发生过一次重大心脑血管事件 , 同时合并2个以上心血管疾病风险高危因素的患者 , 都属于超高危风险的情况 , 对于超高危风险的患者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控制目标应当在1.8mmol/L基础上进一步降低 , 通常控制的目标控制在1.4以下更为安全 。
各种专家指南对于心血管疾病风险控制的血脂控制目标 , 通常都给出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的上限 , 但却没有对下限做出阐释 , 这就很容易造成一种误解 , 有些朋友认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得越低就越好 ,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接着往下说 。
本文插图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非一无是处的“垃圾”
【低密度脂蛋白降到什么程度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呢?注意2方面风险】对于各项血脂指标来说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正常健康范围内时 , 它是为身体细胞疏松脂质营养的主要形式 , 并非是对身体无益的垃圾 。 脂质营养作为维持细胞膜的基本物质 , 形成体内各种激素的重要物质 , 是人体不可或缺的 , 可以这么说 , 离开了脂质营养 , 人体细胞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功能 , 人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生命 。
而这样重要的脂质营养 , 其输送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血液循环来完成的 , 而血液中的脂质是无法直接溶解在血液中的 , 这就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脂蛋白与脂质营养结合 , 而低密度脂蛋白就是与脂质结合的主要蛋白 , 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血液为身体输送脂质营养的主要方式 。 只有当这个数值超标时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才有可能会形成沉积 , 氧化 , 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 因此 , 严格控制低密度胆固醇水平 , 是为了尽量减少这种血脂成分对动脉硬化的影响 , 但如果降得太低 , 反而可能会影响身体的整体健康 。
推荐阅读
- 降低血尿酸的食物有什么?
- 低血糖吃什么好 四款食疗方帮你改善低血糖
- 血糖高吃什么降低血糖呢
- 免疫力低下易患病怎么办 教你用八款药膳来防治
- 血糖低的人吃什么好
- 降低高血压饮食疗法有哪些
- 老祖宗留下的“菜单” 10天降低胆固醇血压
- 血糖高吃什么可以降低呢
- 吃什么治低血压
- 低血糖吃什么好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