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ASCO丨刘秀峰教授:从仑伐替尼相关研究进展来看肝癌系统治疗策略优化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本文插图
近年来随着肿瘤治疗领域发展日新月异 , 肝癌系统治疗取得了多维突破 , 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诸多组合方案的出现 , 为系统治疗带来了更多的选择 , 也为患者的生存获益带来革命性的推动 。 6月8日 , 2021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正式落下帷幕 , 如读者预期 , 肝癌领域证据百花齐放 , 笔者从仑伐替尼视角进行证据梳理和解读 , 与同道分享 。临床篇:真实世界及网络荟萃分析充分验证仑伐替尼疗效
中国真实世界研究大放异彩:以仑伐替尼为基础的针对不可切除肝癌(uHCC)的治疗
Abstract e16192:Real-world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envatinib-base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China : A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analysis
背景:在随机III期REFLECT试验后 , 仑伐替尼已被批准作为uHCC的一线全身治疗药物 。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仑伐替尼为基础的治疗模式在中国真实临床环境中的安全性 。方法:这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分析了接受以仑伐替尼为基础治疗的278例uHCC患者 。 采用RECIST 1.1和mRECIST标准确定治疗效果 , 同时评估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OS)和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 。结果:278例uHCC患者中 , 223名(80.2%)患者接受仑伐替尼+肝动脉介入治疗(TACE或采用FOLFOX的HAIC方案) , 55例(19.8%)患者接受仑伐替尼单药治疗 。结果显示 , 客观缓解率(ORR)为34.9%(RECIST)和47.5%(mRECIST) , 疾病控制率(DCR)为75.5% 。 中位随访期为12.8个月 , 中位PFS和OS分别为7.8个月和17.2个月 。 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 , 显著的独立有利预后因素包括肿瘤负荷<50%(p=0.033)、Child–Pugh A级(p<0.01)、AFP水平<200 ng/mL(p=0.045)、仑伐替尼与肝动脉介入治疗联合使用(p<0.01) 。 在所有研究患者中 , 最常见的3-4级TARE为高血压(8.3%)、食欲减退(6.5%)、AST升高(5%)和腹泻(5%) 。结论:在这个多中心的真实世界研究中 , uHCC患者对于以仑伐替尼为基础的治疗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应答率 , 多变量分析还显示结合肝动脉介入治疗有可能提高总生存率 。▎点评:本项研究探讨了仑伐替尼在中国真实世界中的数据 , 结果显示 , uHCC患者对于以仑伐替尼为基础的治疗耐受良好 , 整体疗效与研究数据相当 。 近年来 , 联合治疗成为趋势 , 如今已不局限于系统治疗之间的联合 , 局部联合系统治疗方阵也在逐步壮大中 。 这项研究也评估了仑伐替尼结合肝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 , 结果显示 , 以仑伐替尼为基础的联合治疗可能带来更好的生存获益 。真实世界研究:单药 vs 联合 , 肝癌一线联合是大势所趋
Abstract e16138:Lenvatinib plus pembrolizumab versus lenvatinib in patients with 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 real world study背景:在1b期试验中 , 仑伐替尼+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治疗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 本研究旨在比较真实世界研究中仑伐替尼+帕博利珠单抗与仑伐替尼单药治疗uHCC患者的结局 。方法:回顾性纳入uHCC患者123例 , 其中仑伐替尼单药治疗组61例 , 仑伐替尼+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组62例 。 根据RECIST 1.1和mRECIST标准评价PFS、OS、ORR和DCR 。结果:仑伐替尼+帕博利珠单抗组和仑伐替尼单药治疗组的中位PFS分别为8.4个月和4.9个月(p=0.033) , 中位OS分别为NR(未达到)和17.2个月(p=0.064) 。 仑伐替尼+帕博利珠单抗组患者的ORR更高(RECIST 1.1:34.4% vs 23.7% , p=0.277;mRECIST:57.4% vs 32.2% , p=0.010) , DCR更高(RECIST 1.1:83.6% vs 62.7% , p=0.017;mRECIST:85.2% vs 62.7% , p=0.009) 。 在BCLC C期亚组患者中 , 根据mRECIST标准 , 仑伐替尼+帕博利珠单抗组的PFS显著延长(9.1 vs 4.8个月 , p=0.008) , ORR显著延长(60% vs 33.3% , p=0.015) , DCR显著延长(88% vs 60.4% , p=0.004) 。结论:对于uHCC患者 , 仑伐替尼+帕博利珠单抗的ORR、DCR和PFS显著优于仑伐替尼单药治疗 。▎点评:仑伐替尼+帕博利珠单抗作为早期出现的一个组合 , 已有初步的疗效公布 。 仑伐替尼具有独特的免疫调节活性 , 可促进血管正常化 , 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 , 从机制看 , 仑伐替尼联合免疫治疗可实现1+1>2 。 此次 , 在与仑伐替尼单药的比较中 , 联合治疗在各个疗效指标都显示出了优于单药治疗的疗效 。 当然 , 本研究属于回顾性研究 , 目前 , 一项仑伐替尼+帕博利珠单抗对比仑伐替尼+安慰剂一线治疗uHCC的双盲随机对照III期研究正在进行中 , 期待这项研究结果能夯实这种联合治疗对uHC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荟萃分析:仑伐替尼一线治疗肝癌OS获益或被低估
推荐阅读
- 2021ASCO丨肺癌,靶向治疗最新进展汇总
- 胃癌晚期一线、新辅助治疗进展迅速,创新疗法有望改变临床实践丨2021ASCO 胃癌专场
- 38项研究、跨11个癌种,恒瑞医药卡瑞利珠单抗强势亮相2021ASCO
- 2021ASCO速递|仑伐替尼:多瘤种证据齐放,彰显卓越疗效
- 晚期食管鳞癌一线治疗方案怎么选?|2021ASCO
- 2021ASCO:新型组合性免疫疗法或有望治疗黑色素瘤及其它人类癌症!
- 紫杉醇治疗HER2-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不耐受怎么办?|2021ASCO
- 2021ASCO摘要出炉!肺癌罕见靶点新药扎堆,新治疗热潮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