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境 惊艳!上海老人在小区造“仙境”景点,家门口种花搞出各种名堂( 二 )


“我们不爱种菜,怎么搞这块绿地,你们自己看着办。”起初,面对小区角落里荒废的绿地,居民们这样表达。听说有些小区绿地成了颇受欢迎的“蔬菜园”,金色雅筑的居民强调,这并非他们所好,“丑话说在前头”。
那小区的微更新怎么做才能让居民满意?社区干部为难之际,一个孩子的画激发了灵感。
2021年,东明路街道面向儿童,举办“我心目中的社区花园”创意绘画设计活动。同济大学景观学教授、上海“社区花园”项目倡导者刘悦来作为评委受邀参加。
他被一张10岁儿童的画震惊了——画面以专业的俯瞰视角、准确的透视关系,描绘了心中的花园,堪称一张设计草图,水平已堪比大一新生。

仙境 惊艳!上海老人在小区造“仙境”景点,家门口种花搞出各种名堂
文章插图
刘悦来提供
刘悦来敏锐地意识到,“背后一定有故事,建议社区了解一下”。社区干部发现,小朋友名叫冯绎诺,住在金色雅筑,画的正是小区里杂草丛生的角落。而小朋友的妈妈李艳玮,毕业于同济大学景观设计专业。孩子从小看妈妈画草图,耳濡目染。
社区干部找上了门,妈妈李艳玮一听“社区花园”的理念,十分认同,立即组织了几堂“小小花园设计师”课程,带领社区里的小朋友们集体为这块草地设计。怎么种、种什么花草,完全由小朋友们自己决定。

仙境 惊艳!上海老人在小区造“仙境”景点,家门口种花搞出各种名堂
文章插图
每逢周五、周日下午,一群小朋友在小区里拿着卷尺测量、扛着铁锹挖土。
居民们的态度变了,以鼓励的眼神,看着小花园一点点从小朋友手中诞生。在家长的建议下,小朋友还给每一种花草插上信息牌,并附注英文名。

仙境 惊艳!上海老人在小区造“仙境”景点,家门口种花搞出各种名堂
文章插图
花园正中央“卡”着一棵香樟树,要不要移栽?小朋友有自己的奇思妙想:“把树也布置一下吧!给小鸟造一个家!”于是有了彩绘鸟笼的活动。几天后,鸟笼真的挂上了树。

仙境 惊艳!上海老人在小区造“仙境”景点,家门口种花搞出各种名堂
文章插图
又有小朋友问:“我们能不能爬上树?”答案是不能,但是有折中方案,他们在树干上挂了一排装饰梯,“梯子”的每一个格子,贴着大家手绘活动、挖土活动的照片。

仙境 惊艳!上海老人在小区造“仙境”景点,家门口种花搞出各种名堂
文章插图
小朋友们还设计了一条拱形花廊,廊上挂着牌子,上书“不准大人进入”。不过经商议,孩子们最终同意大人进入帮忙,牌子改为值勤家庭的名字。

仙境 惊艳!上海老人在小区造“仙境”景点,家门口种花搞出各种名堂
文章插图
一个月后,亲子家庭开始认养园中的花草,定期管理、翻土栽种。又一个月后,居民播种育苗区开放,波斯菊和南非菊的种子发芽了……

仙境 惊艳!上海老人在小区造“仙境”景点,家门口种花搞出各种名堂
文章插图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亲子家庭加入社区花园改造,一改过去护绿队“老龄化”的现状,年轻的“护绿员”承担起了新责任。
“我们小小设计师希望这个社区花园能为鸟儿提供温暖的家,一年四季都有各种各样的花。这里以后还会有一个帐篷,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约上好朋友,一起分享美食、聊天、玩耍,别提有多开心了。”冯绎诺小朋友说。
从生命教育到基层自治
上海东北角的大学路,沿街外摆的桌椅摇曳生姿,充满情调。向北,儿童沙坑、集装箱改造的游戏区、花草景观、缸里的水生植物、本地植物、一米菜园、蚯蚓堆肥桶……一个仿如微缩的森林公园坐落在路边。

仙境 惊艳!上海老人在小区造“仙境”景点,家门口种花搞出各种名堂
文章插图
这里是五角场的创智农园,也是四叶草堂创办的上海第一个开放街区里的社区花园。
几年前,在创智天地支持、绿化管理部门和街道社区认同、各类公益组织参与的情况下,四叶草堂创始人刘悦来、魏闽等选中了这块街角,把它改成农园。“大家一起种东西”,为居民搭建了一个交往、自治的平台。
几年后的今天,社区花园模式已遍布上海各小区、创新园区、边角料空间,早已超脱生态范畴。
比如,创智农园有道著名的“睦邻门”。
附近一个是商品房小区,一个是旧小区,两边居民此前不太往来。当越来越多的人去创智农园种菜、玩耍、交流时,他们发现,明明一墙之隔,却要多绕行20分钟。
起初,有孩子在墙上画了一道门,隐隐道出心声。一年后,两个社区在农园小屋里经多次协商后,同意把墙打通,造一个真门。两边一起讨论门的尺寸、设计安全通道、要不要安装门禁等。15分钟社区生活圈缩减到5分钟。两边居民互留电话号码,彼此可以随时开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