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综述:间充质干细胞缓解衰弱和治疗新冠肺炎具有优越性( 二 )
图片来自文献1
目前 , 多项临床试验以控制炎症介导的细胞因子释放为前提 , 希望遏制住新冠病毒带来的严重病情 。 2020年1月 , 我国首次实行间充质干细胞治疗7位新冠肺炎患者 , 接受血液输注间充质干细胞后 , 肺功能改善 , 外周血淋巴细胞增多 , C反应蛋白和促炎细胞因子释放减少[4
。
这一项临床试验初步证实 , 外源性间充质干细胞能够抑制免疫系统的过度激活 。 随后8月 , 西班牙细胞治疗联盟(TerCel)对13名重症COVID-19患者进行了一项同种异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的临床试验 , 结果显示 , 9例患者(70%)临床特征明显改善 , 7例患者从ICU出院 , 4例患者病情稳定 。 临床改善的患者炎症参数(C反应蛋白、IL-6、铁蛋白、LDH和d -二聚体)显著下降 , 淋巴细胞比例增加[5
。
图片来自文献5
4
未来如何更好的利用间充质干细胞?
研究证实 , 间充质干细胞利用免疫调节特性治疗衰弱和新冠肺炎很有前景 。 不过 , 这种方法仍然有障碍需要克服 , 如生产缓慢、质量控制要求高、有效期短 , 这些因素暴露了该疗法在面对即时需要与大规模治疗时的短板 。 因此 , 未来仍然需要在制造和传递方面进行改进 , 以充分利用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特性、归巢性 , 从而发挥更好的疗效 。
除了间充质干细胞本身 , 其衍生的外泌体正迅速被视为一种可行的替代治疗策略 , 具有强大的免疫调节和无异体排斥特性 , 已经开始在衰弱和新冠肺炎临床治疗上应用 , 未来也将会成为抗炎治疗道路上新的希望 。
推荐阅读
- 重磅!英美科学家对奥密克戎病毒11个最新判断!对全球意义重大!
- 癌症会传染吗?人类接触癌细胞不会传染!但要小心这3种病毒 。
- 形变:研究人员发现使病毒失活的新策略
- 研究: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再次感染风险或降低87%
- 研究显示:感染了新冠的HIV患者容易产生新冠病毒变异
- 新冠病毒最终可能走向“静默”与人类共存
- 乙肝HC3X-AA-HLC模型,比利时科学家开发,新型药物筛选工具
- 新冠病毒中间宿主找到?中国团队公布最新研究,可能就在你的身边
- Nature Sustain|南京大学研发新型石墨烯气凝胶,通过界面光热催化实现更环保、更高转化率的酯化反应
- 新冠病毒新变种!传播力或比奥密克戎还强!你需要知道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