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文馆 盘点大自然中,5种拥有“超级感官”的动物


上海天文馆 盘点大自然中,5种拥有“超级感官”的动物
文章图片

上海天文馆 盘点大自然中,5种拥有“超级感官”的动物
文章图片

上海天文馆 盘点大自然中,5种拥有“超级感官”的动物
文章图片

我们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探测着我们周围的世界 , 感知光、声音、化学气味和物体质地的细微变化 。 这种感知能力非常重要 , 无论缺少哪一种 , 都会给人带来一些焦虑和痛苦 。 事实上 , 我们所感知到的周围世界的变化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 与某些动物的超感官能力相比 , 许多细微的变化超出了我们人类的感知能力 , 而有些动物则具有一些独特的超感官能力 。
动物如何拥有这些独特的能力?我们怎样才能学会模仿动物的超感官能力 , 更好地感知周围的世界?最让我们好奇的是 , 在进化过程中 , 人类与哪些超感官的能力失之交臂了?
【上海天文馆|盘点大自然中,5种拥有“超级感官”的动物】壁虎:单眼立体视力


壁虎眼睛的原理和我们的一样 。 这些蜥蜴类的动物它们进化出独特的视觉能力 , 白天环境明亮 , 不需要敏感的杆状细胞 。 视杆细胞是一种视觉细胞 , 可以让眼睛在较低的光线下看到物体 。 在进化过程中 , 壁虎的杆状细胞逐渐消失 , 最后只剩下三种类型的视锥细胞 , 分别感受绿光、蓝光和紫外线 。 但即使在暮色中 , 它们睁大眼睛 , 仍然有分辨颜色的能力 。
壁虎也可以在明亮的日光下活动 , 因为它们的眼睛有一个不寻常的特殊策略 。 在明亮的光线下 , 他们的瞳孔几乎缩成一条缝 , 有四个坑 。 当壁虎眯起眼睛看一条窄缝时 , 它看起来不像一个人只有一个瞳孔 。 相反 , 它有四个学生连接成一条线 。 每个“瞳孔”在晶体上形成一个图像 , 四个图像将重叠 。 因此 , 壁虎可以这样判断距离 , 除非物体离眼睛很远 。 由于没有人类那样的立体视觉 , 壁虎无法通过调节两只眼睛之间的视觉差异来判断距离 。 但是它一只眼睛有四个瞳孔 , 所以它不再需要两只眼睛来形成立体视觉 , 只需要一只眼睛就行 。
古巴蚺蛇:红外线视力

古巴蝰蛇有彩虹般的皮肤 , 美丽而神奇 。 它的眼睛可以像我们的眼睛一样看到可见光 , 下颚的一排凹点是它与众不同的“另一组眼睛”——蚺蛇的“红外传感器” 。 有袋类动物的“红外线眼”可以探测温度变化 , 并且“看见”生物 。 虽然每个凹面红外温度传感器只能“看到”一幅粗糙模糊的图像 , 但所有红外传感器获得的信息都能为其提供非常清晰的图像 , 足以让它在黑暗的洞穴中追踪和捕杀蝙蝠 。 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 , 不借助夜视镜头 , 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成像方式 。 对于人类来说 , 要想拥有“红外透视”的能力 , 就需要培养足够强大的计算机能力 。
海豚或海豚:可听到高频声音

哺乳动物的耳朵是感觉系统的奇迹 。 声音通过外耳道进入内耳的耳蜗 , 外耳道振动耳蜗壁 , 将声音信号传递给大脑 。

大约5000万年前 , 地球上最古老、最原始的鲸鱼——巴基斯坦古鲸诞生了 。 它们的后代进入海洋 , 分化成两种鲸鱼 。 一种是须鲸 , 如蓝鲸和长须鲸;另一种是齿鲸 , 如逆戟鲸、海豚和抹香鲸 。 须鲸已经进化成用低沉的声音交流 , 它们的耳蜗可以听到3赫兹的低频率;另一方面 , 齿鲸已经进化到用高频回声定位来捕猎和觅食 , 一些种类的海豚甚至可以听到高达280hz的声音 。
虽然鲸类有如此敏锐的听觉 , 但它们没有外耳 , 因为没有这种需要 , 声音很容易从水中进入海豚的身体 。 在空气中 ,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被身体反射回来 。 因此 , 陆地哺乳动物需要外耳的特殊结构来帮助声音进入内耳 。 而对于海豚来说 , 声音不会进入头部一侧的小孔 。 大部分声音直接传到下颚 , 然后传到内耳 。 他们的整个下颚一直在“倾听和识别声音” 。
鲶鱼:游动的舌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