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近日 , 苏-57的两组图片在网络上疯传 , 一组是苏-57被绿色帆布防雨罩包裹起来的画面 , 网友根据这个造型直呼:大马蜂!
另一组来自俄罗斯媒体公布的一组苏-57型第四代战斗机在契卡洛夫国家试验中心展开国家鉴定试验试飞的视频画面 。 虽然画面中应该是验证机而不是量产机 , 但如此粗糙的制造工艺再次刷新了广大网友对“五代机”的认识 。
【欧拉|苏-57又火了!2组照片刷爆中国军迷圈,网友:怎么把屁股露出来了】
这组画面拍摄的方式
俄罗斯媒体在此次拍摄的视频中又“玩起了花样”:继普京大侄子找人直接在苏-57型战斗机机身背部钻孔、安装工业摄像头以拍摄苏-57在空中飞行的画面 , 这次俄罗斯媒体直接把孔给钻到了苏-57型战斗机的翼尖部位 , 安装了工业摄像头(有可能就是GoPro) , 准备拍点劲爆的素材给俄罗斯群众开开眼界 。
说真的 , 大伊万听到俄罗斯媒体又在苏-57型战斗机上钻孔、安装工业摄像头搞空对空拍摄的事儿后 , 第一反应是俄罗斯人真的粗枝大叶到一定地步了:毕竟咱们都知道 , 在飞机上钻孔、而且是钻孔安装摄像头这种事 , 那可是不折不扣的破坏飞机蒙皮 。 说严重一点就是破坏作战装备 , 毕竟作战装备交给你可不是让你用来随便钻孔玩儿的 。
而从后果上来说 , 在战机蒙皮上钻孔 , 如果没有钻到机身结构框架上倒还好说一些 , 可能只会导致机身漏水、造成机身内部结构与航电特设等出现雨蚀、导致飞机减寿和出现故障;如果钻到了机身承力框架之类的关键部位 , 更有可能直接损害飞机的承力结构 , 拉回去回炉重造都算是轻的 。 上次契卡洛夫中心允许“今日俄罗斯”记者在苏-57上钻孔 , 多少是因为过来采访的记者据说是普京大统领的“大侄子” , 看在最高领导人的面子上 , 俄罗斯空天军对这种要求不好说什么 , 但就这么玩过了第一次居然还能允许俄罗斯媒体玩第二次(当然也可能是同一批视频) , 俄罗斯人这个脑回路怎么说呢 , 就很迷 。
而等到大伊万真的看到了俄罗斯媒体拍摄到的素材、一睹苏-57型战斗机翼尖结构的设计与制造细节后 , 大伊万觉得:这拍摄效果比俄罗斯媒体试图展现给俄罗斯民众的还要劲爆 。 单单是一个苏-57型战斗机翼尖、前缘襟翼部位的制造工艺 , 咱们就能从中看出起码三个问题来 , 下面咱们一一分析 。
苏-57翼尖部位的铆钉设计
首先是苏-57型战斗机翼尖部位铆钉的设计 , 咱们都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 空军战术飞机的机身结构基本都运用了金属半硬壳结构 , 运用这种机身结构的战斗机在设计上一般采用机身框架与主梁、机身蒙皮共同受力的设计 。 而在具体的制造工艺上 , 则采用首先使用一体锻件的形式制造机身主梁、再逐步形成机身承力框架、随后通过铆接的形式在框架上铆接承力蒙皮、安装机体内部设备、最终形成一架完整的机体的制造工艺 。
苏-57机翼尖部位的铆钉
忍不住想拆开看看
从战斗机机体表面铆钉的设计来看 ,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就起码经历了两次工艺更新换代:
推荐阅读
- 理想ONE雨夜惊魂,遭遇七车连环追尾!官方回应来了
- 论一辆重卡的自我修养
- 奇瑞瑞虎8追尾大货车,机舱全毁,网友:这A柱强悍的让人侧目
- 小鹏P7自动泊车出事故,官方解释难以服众
- 开辅助驾驶后急刹被追尾,数据分析有效性
- 一期投资100亿,比亚迪第17大动力电池基地来了!
- 9W多买的SUV,误打误撞成为“冠军车型”
- 突发!厦门一辆威马EX5被爆“自燃”,整车趋于报废!
- 多年后,阿星和田姬生了个儿子,高茜生了一对龙凤胎,却不像奋豆
- 吉利极氪又“翻车”!车主爆料被“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