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贫困山区农村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农村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是贯彻“三个代表”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 。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加强贫困山区农村党组织建设,既是当前建设新农村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的迫切任务 。近年来,各个地方对农村基层党组织进行了整顿和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标准来严格对照,绝大多数地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特别是农村“两税”免征后,农村的党组织建设表现出了一些新问题,村干部“无事”现象较为严重 。因此认真研究当前农村的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方法、新路子,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存在的难点
通过调查,综合分析当前贫困山区农村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四大难点:
难点之一:班子缺乏战斗力,发展观念落后,工作职能转变难 。
一是班子成员及党员队伍年龄老化、素质低化、作用弱化,缺乏战斗力 。被重点调查的26个村86名村干部中, 35岁以下的只有17名,占总数的19.8%;60岁以上的就达28人,占32.5%;初中及以下文化的63人,占73.3% 。其中有个别村,没有一个35岁以下的党员,不识字的党员达三分之一以上 。二是村支两委班子弱,缺乏凝聚力,发展观念落后 。调查中,自去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后,有几个村至今没有一个村干部真正管事,各行己事,一盘散沙,村里的各项工作处于瘫痪状态 。用他们的话说,“不收税了,村里没有事可做 。”95%的村支部一年到头,支部会都没有开过一次,对组织建设更是不闻不问 。“收税干部”帽子紧贴心上,工作职能转变难 。
难点之二:集体经济薄弱,资金严重缺乏,实事兴办难 。
据调查,笔者所在市还有90%村集体经济为空白,导致村里正常的开支无法保证,“无钱办事”的问题日显突出,干部工作有心无力,实事兴办艰难 。在笔者所调查的26个村中,只有4个村或多或少有一点集体收入,其它22个村均没有集体经济收入 。
难点之三:热点问题多,各种矛盾大,建立良好的发展秩序难 。
一是部分群众国家观念、集体观念淡薄,连公民的基本义务都不尽,村里工作难以推动 。一些村干部反映,基础设施建设,诸如村道公路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等,动员大家投劳,拒不履行义务的农民总是大量存在,靠说服教育做思想工作难见成效,来点硬的又怕触及“高压线”,从而导致矛盾重重,工作无所适从 。甚者有的农民故意出难题,找岔子,个别村民为非作歹,打击报复村干部,导致村干部不敢大胆开展工作,即使有一点信心,也会“龙起头蛇收尾” 。三是部分卸任干部思想有情绪,对工作有一定阻力 。有的村干部被免职后,心里总是不平衡,想不通,不但自己不配合村上的工作,并且还煽动群众与村上的工作顶着干,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 。四是热点难点问题多,矛盾难化解 。广大基层党组织处在农村工作的最前沿,“上有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无论是党建、经济工作,还是计生、综治工作,到了基层,都是中心工作,都是硬任务,每项工作都松懈不得,加上山林水土纠纷等,农村工作可谓矛盾重重,但村干部权小位轻,对很多工作有心无力,推动不下,解决不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