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输出|劳务输出调查报告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积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把劳务输出当作是真正意义上的“富民”战略,按照“建立完善劳务输出中介结构,加强劳务培训和劳务信息服务,有效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培育打工经济产业,促使农村富裕劳动力大批转移,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打工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实现了劳务经济新突破,取得了农民增收和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好效果 。2005年全镇共输出劳动力13257人,其中市外7328人,培训3265人,境外22人,劳务收入9000万元,同比增长了12%,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增收1200元,农民收入构成中非农收入已占30%,非农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
一、劳务输出的规模
近年来,我镇劳务输出发展势头强劲,以每年15%的增长速度连年递增,并呈现有组织、上规模、有序化的输出方向发展 。据统计,2005年,全镇劳务输出总量为1.33万人,比上年增加的2000人,增长达16.7%,其中外出务工在6个月以上的人员有8000人,占劳务输出总量的77.3% 。
二、劳务输出人员的构成和流入地域
外出务工人员中,男性占70%,女性占30%;从年龄构成上看20岁以下的占20%,20—45岁的占70%,45岁以上的占10%;从文化程度上看,小学及以下的占12.4%,初中占74.4%,高中及以上占13.2%;从流向地域看,外出务工人员主要流入到青岛、济南、上海、浙江、淄博、杭州等地 。
三、劳务输出人员的转移方式及行业情况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镇劳务输出从自发无序的流动,逐步开始向有组织、上规模、有序化、合理化的输出方向发展 。全镇外出务工人员通过镇劳动服务站和中介机构等有组织的输出劳务人员比例在逐步增大 。通过劳务中心、中介机构和职业学校、老民工带领等方式,有组织输出占输出总量的59% 。据调查资料显示:我镇外出务工人员所从事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工业、建筑、加工、批发零售、餐饮和社会服务四大行业中 。外出劳动力主要以泥瓦工、缝纫工、技术工、保姆、服务员等职业为主 。
四、近年来呈现的新变化
1、过节、农忙不回家、部分常年不回家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东南沿海曾经出现民工荒,特别是节假日,许多民工回家过节,城市出现佣工缺乏现象,工资高还不容易招到人,部分农民看到商机,过节、农忙都不回家,除了省了来回路费外,期间的高工资足以请人干完家里的农活 。
2、“盲目劳务”向“定向劳务”转变 。镇劳动服务站多方协调,在青岛、烟台、杭州等外出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城市设立办事处广泛收集劳务市场信息,并把这些市场信息反馈回来,通过各村信息员传递用工和就业信息,帮助剩余劳动力到当地务工 。并与用工企业和单位经常联系,实行全程跟踪服务 。利用在外打工人员作为“信息员”,以“打工仔”引“打工仔”,让他们通过电话等传递方式,把其所在企业或周边厂家的用工信息反馈回家乡 。
推荐阅读
- 演讲稿-遵章守规保安全
- 2011大学生暑假调查报告:大学生价值取向调查
- 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大学生消费行为调查报告
- 大学生关爱留守儿服务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 大学生三农问题的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 工作心得体会范文|医疗安全心得体会
- 寒假考研目的实践调查报告
- 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关于农村网吧
- 调查报告:大学毕业求职到底花多少钱
-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查报告:农民工就业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