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市场|对农村市场和农资市场监管的几点建议

【农村市场|对农村市场和农资市场监管的几点建议】一、当前农村市场和农资市场存在的问题
1、农资经营行为“乱” 。主要是进货渠道乱、价格乱、品种乱、管理乱,无序竞争的现象普遍存在 。主要是一些经营户,在农资销售旺季时经销农资,多以杂货店、百货店的形式出现 。极少数经营户对食品、服装、化肥、农药等混和经营,未能严格分开,危及食品安全与生命健康,存在着二次污染的可能 。
2、农资经营主体“弱” 。调查发现,农资市场经营主体有三种类型,一是个体工商户,这是当前农资市场经营的主要力量;二是农技人员自己承包经营,有一定的技术服务水平;三是原供销社解体后,原职工个人经营 。多数农资经营主体实力较弱,一旦发生重大责任事故,无赔偿能力 。
3、农资经营布局“散” 。由于农村存在着自然村落和农村地域广博,无论交通是否便利,农资经营户都会在各个村落中存在 。这样农资经营网点星罗棋布,既形不成规模,其布局也不尽合理,又无相关证照 。给行政执法监管也带来一定难度 。
4、法律法规的滞后,导致化肥农药无照经营较多 。根据《农药管理条例》第十八条“下列单位可以经营农药:1、供销合作社的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单位;2、植物保护站;3、土壤肥料站;4、农业、林业技术推广机构;5、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6、农药生产企业;7、国务院规定的其他经营单位”的规定,化肥也只能农资公司、供销社已改制,农业“三站”和化肥生产企业经营,这些经营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因此化肥、农药无照经营现象较为普遍 。
5、农村食品安全是当前食品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 。无证无照生产经营食品,制售有毒有害食品、不合格食品、过期变质食品、假冒伪劣产品等现象比较突出,严重扰乱了农村市场秩序,损害了农村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
二、对农村市场和农资市场监管的建议
1、要严格涉农经营的市场准入 。尤其是经营重要农业生产资料的农资、种子、农药、化肥等企业,不仅要审查经营主体资格,建立企业信用档案 。把好农资商品的货源进出环节,建立完善农资商品质量保证制度 。
2、加强企业信用监管 。指导和督促农村市场经营者建立健全“两帐两票、一卡一书”制度 。选择一些管理规范的农村市场经营者,建立进销货台帐、进销货发票,农村食品质量信誉卡、农村食品质量责任书,推动诚信经营,不断提高农村市场监管效能 。对涉嫌坑农、害农、损农的违法企业,也要进入企业信用体系“黑名单”,对其实施市场禁入,并追究其违法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把损害农民合法权益的事件公布于众,接受社会监督,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