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 「专家视角」 浸渍热解法制备铁改性生物炭活化过硫酸盐去除2,4-二硝基甲苯( 三 )


表2 MBC组成的铁含量和结构性质
4.初始pH对MBC活化PS去除24-DNT的影响
以FeCl3浓度为100 mmol/L , 热解温度为300 ℃制备MBC , 设置MBC、PS和24-DNT浓度分别为0.5 g/L、2.5 mmol/L和14 μmol/L , 进行pH对MBC活化PS去除24-DNT的影响试验 。 图6a为不同pH值条件下PS/MBC体系对24-DNT的去除曲线 。 结果显示不同初始pH值对PS/MBC去除24-DNT的影响差异显著 。 当初始pH值为11.0时 , 24-DNT的去除效果较差 , 反应5 h后24-DNT的去除率仅为20.9% , kobs为0.042 min-1 这是因为pH值为11.0时 , 一方面MBC表面负载的Fe对PS活化能力减弱 , 另一方面尽管SO4??与OH?会生成?OH , 但反应过程中引起大量自由基消耗 , 导致?OH的转化率较低 , 从而显著降低24-DNT的去除率 。 当初始pH值为3.0时 , 相比pH值为11.0时 , 24-DNT的去除率提升了50.5% , 但仍低于pH为5.0、7.0和9.0时24-DNT的去除率 , 其原因可能是当初始pH值为3.0时溶液中会生成部分阴离子 (如HS2O8?、H2SO5和HSO4?) , 使体系中强氧化性的SO4??及?OH的含量降低 , 因此24-DNT的去除受到抑制 。 当初始pH为5.0、7.0和9.0时 , 24-DNT均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 5 h内其去除率分别为94.5%、91.5%和83.6% , kobs分别为0.606 , 0.492 , 0.345 min-1 , 表明PS/MBC体系在较宽的pH范围内对24-DNT具有很好的去除性能 。 综上可知 , PS/MBC体系在pH=5.0~9.0条件下对24-DNT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
图6 初始pH值对PS/MBC去除24-DNT的影响
5.机理分析
采用ESR-DMPO技术分析了不同热解温度和FeCl3浸渍浓度条件下制备的MBC活化PS去除24-DNT时自由基的种类及强度 。 由于DMPO-SO4??信号在高背景下表现不显著 , 采用DMPO-?OH信号来描述自由基的产生 。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1) ?OH相比于SO4??更易被DMPO捕获从而表现出更好的特征峰;2) MBC活化PS生成SO4??后 , SO4??会进一步与体系中的H2O和OH?反应最终生成?OH , 从而导致DMPO-SO4??信号并未占据主导 。 由图7a可知 , 单一PS在25 ℃时基本不产生SO4??和?OH , 当加入不同热解温度制备的MBC时 , 体系中DMPO-?OH强度随着热解温度的增加而降低 , 表明高温热解制备的MBC活化PS能力弱 , 导致体系中自由基含量减少 , 从而导致24-DNT的去除效果减弱 。 图7b为不同FeCl3浸渍浓度条件下制备的MBC活化PS体系中自由基的生成情况 , 随着FeCl3浸渍浓度的增加 , 各自由基的强度先增后减;在FeCl3浸渍浓度为100 mmol/L时 , PS/MBC体系中DMPO-?OH的强度最大 , 这与24-DNT的去除结果一致 , 表明24-DNT的去除与反应体系中自由基含量密切相关 。
图7 DMPO作捕获剂下不同PS/MBC体系的ESR谱图分析
为阐述反应过程中SO4??和?OH的贡献 , 采用EtOH和TBA进行自由基猝灭试验 。 通常情况下 , EtOH可有效猝灭SO4??和?OH , 而TBA只能猝灭?OH 。 EtOH和TBA猝灭结果如图8所示 , 当分别加入0.5 , 2.5 mmol/L TBA时 , 24-DNT的去除受到明显抑制 , 反应5 h后24-DNT的去除率分别由100%下降至43.3%和30.9%;而EtOH的加入进一步抑制了24-DNT的去除 , 如当EtOH浓度为2.5 mmol/L时 , 反应5 h后24-DNT的去除率仅为15.8% , 表明SO4??和?OH均参与了反应 , 但?OH是2.4-DNT去除的主要因素 。
图8 EtOH及TBA自由基猝灭试验
来源:曹媛李晓东彭昌盛孙宗全沈佳伦马福俊谷庆宝.浸渍热解法制备铁改性生物炭活化过硫酸盐去除24-二硝基甲苯[J
.环境工程.
文章来源:环境工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生态修复网 , 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