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程设置方案( 五 )
(二)尊重教学规律,开展教育教学创新 。既要继承传统教学中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方式 , 坚持教学常规 , 也要根据新课程精神 , 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教师要特别注意做好备课、上课、课后反思三个环节的工作 , 借鉴、融合各派教学理论 , 与同伴、专家开展合作研究 , 不断探索提高教学效率的途径 。
(三)尊重学生差异 , 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基础 。一方面要努力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 , 同时要承认、尊重学生发展存在的差异性和独特性 , 尽可能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 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 , 让每个学生获得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教学中要增强教学预设的针对性和活动任务的选择性、灵活性 。
(四)转变教师角色 , 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要成为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 , 创造性思维的启迪者 , 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学中要促进师生平等交流与对话 , 启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师生之间要互尊互信、理解宽容 , 教学相长 。
(五)转变教学方式 , 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要认真研究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组织实施策略和方法 ,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要开设好技术课程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课 , 创造性地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教学要面向学生、面向社会、面向生活 , 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 , 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 。
(六)改进教学手段 , 逐步实现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 。教师要努力掌握并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 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要了解各种教学媒体和手段的特点 , 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 , 选择合适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 , 提高教学质量 。
六、考试与评价
(一)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安排是考试与评价的基础 。本课程设置与教学意见安排依据国家《课程方案》与各学科课程标准编制 , 是对普通高中教学工作管理与评价的基础 , 是学分认定考试、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命题的基本依据 。
(二)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 。学校要实行学生选课、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 。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 , 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档案 , 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 。要加强对学生选课、作业和作品展示、实践活动、标志性成果等过程性资料的积累 , 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 。学分的认定要基于学生平时选课、学习成绩和模块考试成绩 , 同时参照有关规定满足修习的学时数 。省教育厅对学校实行课程实施水平和教育质量监测制度 。
推荐阅读
- 工作计划|高中团委工作计划书范文
- 工作计划|高中寒假计划表怎么写2022
- 工作计划|班主任工作计划高中二年级
- 工作计划|高中后勤工作计划模板
- 工作计划|高中班级德育工作计划表怎么写2022
- 工作计划|2022年高中班主任个人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高中德育2022年个人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高中新学期个人工作计划2022
- 工作计划|高中班主任2022年个人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高中英语教师个人研修计划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