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儿子教学反思|《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片段与反思


作者/ 征萍

朴实——充溢着层层递进的品读

【片段一】

师:春天到了,儿子种的花全开了 。这些花怎么样?(请学生自由朗读)

师:善于读书的人,能读出文字之外的画面 。再读这段话,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花儿争奇斗艳,争着比美,听到小蜜蜂边飞边歌唱 。

生2:我看到五颜六色的花儿在风中跳舞,摆动着美丽的衣裙,扭动着腰肢,闻到了阵阵芳香,沁人心脾 。

师:这么美的景色,谁能读好?(指名朗读)

师:如果你是岛上的居民,当你早晨醒来时,你看到了高尔基的院子里的这些美丽的花,你会怎样?

生:我会很开心 。

师:是啊,鲜花带来了快乐,鲜花带来了轻松,鲜花带来了一份好心情 。带着愉快的心情,再去欣赏这美丽的鲜花吧 。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看着满院的鲜花,高尔基的心情怎么样?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 。(指名读)

【反思】

张田若先生曾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 。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 。”可见,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读是感悟积累的前提 。以上片段中,学生通过初读、再读、想象说话,体会那些花的美,然后想象美丽的鲜花会给岛上不同的居民带来什么心情,感受鲜花带来的快乐 。学生在朗读与评价中,抓住关键语句体会高尔基的心情,是那么美的景色让他想到了美的创造者——儿子,父亲感受到的不仅是鲜花的美,还有儿子的孝心和爱心 。

在阅读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少借助媒体,多指导学生充分地读、有效地读,让学生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特别要抓住文章的精美之处,从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里品味作者传情达意的精妙,领悟表达的方法和艺术,进而感悟作者的思想,升华情感 。

厚实——搭建了明理的平台

【片段二】

(出示第九自然段,学生自由读 。)

师:在这一段中出现的“美好的东西”指什么呢?

生1:指对别人的帮助 。

生2:关爱,为别人奉献 。

生3:也可以是一个微笑或者一声问候 。

师:生活中的你们也给过别人“美好的东西”吗?(启发:你给过别人帮助、鼓励、安慰、快乐、祝福吗?)

生1:有一次我乘公交车为一位老奶奶让座 。

生2:有一个同学摔倒了,我去扶他 。

师:生活中,很多不起眼的小事都是在给别人留下美好的东西 。高尔基说:“当你给别人美好的东西的时候,你自己也会感到愉快 。”你尝到过这种愉快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