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状况分析报告|国家药品安全监管状况分析报告
近年来,中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和医药贸易大幅度增加 。网23http://按照中成药、中药饮片、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品制剂、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卫生材料等七大类统计,中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由1998年的1371亿元人民币上升到2007年的6679亿元人民币 。医药贸易出口额1998年为34亿美元,2007年为246亿美元;进口额1998年为15亿美元,2007年为140亿美元 。
为防止仿制药无偿利用新药开发研究数据,损害新药开发的原动力,中国认真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实施药品数据保护制度 。2002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对获得生产或者销售含有新型化学成分药品许可的生产者或者销售者提交的自行取得且未披露的试验数据和其他数据,给予6年保护期限 。
国家实施特别审评审批程序,鼓励创制新药和研发治疗疑难危重疾病的新药 。适用特别程序的新药包括: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及其制剂;新发现的药材及其制剂;未在国内外获准上市的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生物制品;治疗艾滋病、恶性肿瘤、罕见病等疾病且具有明显临床治疗优势的新药;治疗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的新药 。从1998年到2007年底,共有78个一类新药获得批准 。制药企业的技术水平与生产工艺有了大幅度改进,首创了一批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如维生素c二步发酵、黄连素合成、高纯度尿激酶生产方法和装置等 。青霉素孢子高单位菌种选育和相应发酵、头孢菌素c发酵等新工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不仅能够生产供出口的中型医疗设备,在可穿载技术、生物医学材料和组织工程等方面的研究,也正逐步进入世界前列 。
国家加快了现代医药物流和连锁药店建设,有效保障公众用药的可获得性 。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有药品批发企业1.3万家,药品零售企业和门店经营企业34.1万家,农村药品供应网点55.4万个,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公众的用药需求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人均药品消费水平稳步增长,2006年达到人均332元人民币 。
中国建立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网络 。1998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药品监测合作中心 。2004年,国家发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明确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制度 。到2002年底,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建立了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建立了200多个省级以下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或监测站,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覆盖全国,实现了电子报告和在线实时报告 。自2000年以来,中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工作取得明显进展,2007年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数量为每百万人口400多份,接近发达国家的监测报告率,表明中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预警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药品监管部门及时汇总、评价和发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信息,截至2008年6月底已发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13期,涉及44个品种 。
推荐阅读
- 工作计划|2022小学财务工作计划报告范文
- 工作计划|2022财务明年个人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学校财务个人工作计划模板2022
- 工作计划|2022财务经理个人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公司2022财务部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公司财务个人工作计划模板2022
- 工作计划|2022酒店财务个人工作计划范文
- 工作计划|2022财务部门个人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2022财务主管个人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2022财务会计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