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失去原貌的节日应恢复端午节的文化原义

长期以来 , 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佳节没有受到应有重视 , 例如 , 端午节就被片面割裂 , 并淡化成支离破碎的节日 , 或多或少失去了原貌 。其实 , 2000多年来 , 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大节日 。为了继承端午节积极健康的民俗文化传统 , 使古老的全民健身节日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进入现代生活 , 很有必要尽快抢救和保护其原文化形态 。端午节俗称端阳节、端五节、天中节 , 除汉族外 , 还有满、蒙、藏、苗、彝、畲、锡伯、朝鲜等约28个少数民族庆祝这个节日 。我国的端午节很早就传入了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 , 这些国家至今还在欢度端午佳节 。韩国的文化部门目前正准备把江陵端午节列入申报世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实际上 , 这个节日源于我国远古的祭龙日 , 用龙的威慑力驱除所有的灾疫邪祟 。从时令上看 , 端午为阳极之日 , 故《风土记》曰:端者 , 始也 , 正也 。五日午时为天中节 , 故作种种物辟邪恶 。在端午节的活动中 , 自古以来就有了赛龙舟 , 用五彩丝缠粽子、缠手足腕 , 用楝叶包米粽 , 采插艾叶、菖蒲 , 取蟾酥 , 涂饮雄黄酒 , 调制朱砂酒 , 采多种草药 , 人身上及屋内各处悬挂香包等等 , 都和上述节日主题息息相关 。以后才渐渐加入了纪念地方性名人的内容 , 例如长江中游湖南、湖北楚地纪念屈原 , 长江下游江浙吴地端午节纪念伍子胥或纪念越王勾践及孝女曹蛾 。多年来报纸书刊上介绍端午节的来历时 , 总是只讲它是一个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 , 这未免过分片面地强调特定地方的纪念性内容 , 夸大地利用其政治性目的 。结果 , 在相当长的年月里 , 使几代人不了解端午节的真实内容和全民防疫健身的内涵 , 逐渐失去了美好的传统文化记忆 , 从整体上冲淡并损害了一个全民共享的祝福祝寿、企盼吉祥的美好节日 。对于像端午节这样的多民族全民节日 , 应当恢复它2000多年来的防灾祛病、祈求健康长寿的本来含义 , 抢救并保护其原汁原味的文化形态 。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失去原貌的节日应恢复端午节的文化原义】您可以访问()查看更多与本文《失去原貌的节日 应恢复端午节的文化原义》相关的文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