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7月9日 , 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时代精神耀香江”之百年中国科学家主题展圆满结束 。
这次展览重点展出了中国月球探测器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地球的部分月球土壤 , 以及缩小版的“嫦娥五号”模型 , 均令市民感到十分新奇 。
▲嫦娥五号去年12月成功将重达2公斤的月球土壤带回地球 , 部分月球土壤早前随国家科学家访问团来港 , 并于会展中心公开展览
▲月壤样品 , 颗粒质地微细 , 主要由氧、矽、铝、铁、镁、钙等元素构成 , 不含任何有机成分 , 而且非常干燥
2013年12月2日至今 , 不到十年的时间 , 中国已经三次发射“嫦娥”登月 。 实际上 , 这也是本世纪唯三次的探测器登月行动 。
借助光年之外传回的影像数据 , 世人对月球的认知逐渐由模糊变得清晰 , 也从中见证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雄心壮举 。
▲嫦娥五号轨道器、着陆器及上升器模型(1:2)
2019年 , 嫦娥四号成功落地月背 ,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月球永远背对地球一面降落探测器的国家;
2020年 , 嫦娥五号顺利完成月壤取样返还 , 标志着中国“绕落回”的圆满成功 , 也标志着中国成为了继美国、苏联之后世界第三个有能力到月球采样的国家 。
▲月球样品密封装置 , 采用了钛合金和铝合金保证结构强度与钢度 , 同时最大限度减轻重量
“天下大事 , 必做于细 。 ”嫦娥四号检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指出 , 嫦娥五号是迄今世界上最为复杂的探测器 , 上百家科研机构、几十万科研工作者投入其中 , 是中国科研工作集大成 , 也代表了中国探月最高水平 。
关于探月工程的未来发展 , 张熇称中国将继续实施探月四期工程 , 在月球南极建立国际月球科研站 , 还希望在南极附近通过探测器对月球资源进行进一步勘察 , 如探索固态水等 , 来确定是否存在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 。
中国也正在载人登月方面开展预先研究 , 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航天员也会登上月球 。
▲现时 , 美国仍然是地球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让宇航员登上月球的国家
推荐阅读
- 这野兽真可怜!常被黄鼬咬断脖子,豹叼它喂幼崽,猞猁靠它过日子
- 地球的岩石,和月球的岩石有相同之处吗?
- 为五元红包,五名男子竟大打出手,值得吗?
- ?了解更多关于俘获离子量子计算的详细信息
- 美国实现登月之后,为什么没有开发月球上的资源?
- 远隔38万公里,为何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却偏偏不敢回头看地球?
- 太空温度达零下270摄氏度,为什么太阳光到达地球后反而变热了?
- 照亮月球最黑暗的区域
- 在国际空间站中,人类可能受到的伤害
- 事关月球采矿控制权,美国拒绝与中国合作,没想到中方已抢先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