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交流材料|一年级家长会亲子教育经验交流材料


尊敬的苗老师、各位家长朋友:

大家下午好!

我是王亚蕾的妈妈 。首先要感谢学校和老师为我们家长提供了一个在培养孩子方面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共同探讨的平台 , 也给了我这次跟在座的各位家长朋友共同交流的难得的机会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 教育孩子是每一位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 。说起子女教育 , 我真的很惭愧 。因为工作早出晚归 , 如果没有特殊事情 , 我只有早晨7:30之前 , 晚上6:00以后才能和孩子一起 , 去掉睡觉的时间 , 我在孩子身上花的时间、精力并不多 , 甚至一年级以来早晨送孩子上学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的几次 。孩子一天天的长大 , 我也是一天天的摸索 , 很多事情都是刚开头 , 只能说是把我的一些粗浅的体会拿出来跟各位家长一起分享 , 请大家把把关 , 提提建议下面我谈谈孩子习惯养成、性格培养等方面的做法 。

第一方面 , 关于习惯养成 。

良好的习惯是人生路上的基石 。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年级的孩子刚刚进入学校教育 , 正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那么 , 作为一年级的家长 , 我们应该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方面做哪些事情呢?我的体会是:

首先要立规矩 。如生活习惯的培养:早睡早起 , 学会自己整理书包 , 准备好明天要交的作业和学习用品 , 养成勤洗手 , 勤剪指甲、勤洗澡的卫生习惯 。再就是学习习惯的培养按时上放学 , 不迟到 , 不早退 , 有特殊原因要向老师请假;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这些习惯都是最基本的常规习惯 , 可以说是小学低年级的一日常规 。但是对于一个自控力差、纪律约束力不强、好动的一年级学生来说 , 坚持下来并不容易 。所以家长得跟上 。

二是要跟上 , 要监督好 。不立规矩 , 难以成方圆 。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 , 但是要求有了 , 重在落实 。及时的监督 , 及时地对不当的行为进行纠正 , 恰当地给予引导和持之以恒的坚持是最重要的 。坚持经常才会习以为常 。

三是要重视方法 。如何让孩子不要认为这些规矩不是枷锁 , 而能愉快地接受这些习惯呢?说实话 , 刚开始我也是免不了唠叨 。比如说 , 该起床了 , 我就喊:“亚蕾 , 该起床了 , 现在6:40了!”“还不快起来 , 都6:50了 , 快迟到了!”等等 。孩子睡眼惺忪地、不情不愿地起床 , 看着都着急 。慢慢地 , 自己也有点厌烦这种方式了 。接着 , 我又用了第二种方法:头天晚上 , 我告诉亚蕾:“明天 , 妈妈6:30就喊你一次!不会喊第二次了 , 如果你不起来 , 爸爸妈妈该上班就上班 , 你就在家睡大觉吧!”她也信誓旦旦:一定能起来 。没想到 , 第二天一喊 , 扑棱一下就起来了 , 一点不耽误工夫 。有时候也用激将法:“亚蕾 , 咱们打赌 , 明天你肯定起不来!也许是孩子天生的争强好胜 , 一般打赌她都不会输的 , 第二天一早 , 可能没喊 , 她自己就起来了 。可是 , 用这种激将法、威胁法、唠叨法也不是长久之法 。于是 , 我就根据有些学校的一些考核标准设计了一个打分表百分制 , 像起床了、上课了、做作业了 , 上放学了 , 都各占一定分值 , 每天打分 , 但是执行了一段时间 , 觉得仅仅是枯燥的分数 , 孩子积极性也不高 。所以就有了现在正用的办法 , 其实也受学校里的星级评价的启发 , 这就是积分制代币法 。每一项都有分数 , 只要某一项做到了就有相应的分值 , 各项分数相加 , 一周累计起来 , 根据分数多少 , 周末就有小礼品、小奖励 。这个方法目前为止 , 亚蕾还挺喜欢 , 积极性也很高 。

推荐阅读